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時報:民進黨須克服兩岸冷內戰困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15 08:57:23


 
  台北雖然在1991年廢除了“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單方面結束了內戰,但是北京認為,沒有兩岸和平協議或結束敵對的共同宣示,兩岸仍處於內戰狀態。2008年馬英九執政,開啟了兩岸大交流,有了和解的跡象,但是由於沒有就兩岸政治定位進行協商,內戰狀態並未解決。

  民進黨與蔡英文在2016年大選的獲勝,其意義將不僅是一場例行性大選的勝利,而是有關“身分、國族、兩岸關係何去何從”認同的勝利。得票愈高,獲得“立委”的席次愈多,象徵民進黨與蔡英文的勝利果實愈豐滿,但是挑戰也在於,他們愈沒有理由在已經獲勝的認同問題上讓步。另外,這20多年來,特別是“同心圓史觀”教育下成長的太陽花世代或網路族群,他們曾經是民進黨核心價值的“聖戰士”,他們現在有的進入民進黨,有的成立“時代力量”或其他小黨,或獨立參選,他們也不會容許民進黨或蔡英文在大獲全勝後再放棄內戰勝利成果,並與北京尋求妥協或讓步,其結果都將使得兩岸有可能走向“冷和”,甚而再走回“冷內戰”狀態。

  北京應該已經預期到民進黨可能贏得選舉,藉由11月初的馬習會,為民進黨劃下了紅線,等於是介入了台灣的民主內戰,不讓民進黨在這場內戰中全面勝出。蔡英文原本可以順利接受民主內戰的勝利果實而實踐兩岸的分離理念,因為她面對的是一個缺少核心價值與信仰、由朱王結盟主導的國民黨。但是2016年後,如果她不轉彎,橫在她執政之路前面的,是已經把話說直說白了的習近平;如果她想轉彎,又會有教父李登輝們,以及自己所教養出來的太陽花徒眾們擋在路前。

  “否定中國”開啟了民主內戰,讓台灣付出了沉重的代價,2016年“民主內戰”即將告一段落,“兩岸內戰”卻可能更難結束。大選後,台灣最大的考驗將在於民進黨是否有意願反省這20年來的民主內戰,勝利者是否有意願讓台灣與中國恢復某種連結,以及建立處理兩岸內戰議題的能力。如果做不到,後果將由台灣民眾集體承擔。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