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本土”的兩種解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29 15:22:22


  中評社香港12月29日電/香港《頭條日報》今日發表署名黃麗君、題為“‘本土’的兩種解讀”的評論文章,全文如下:

  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周日的網誌力撐本土意識,說可將之團結成一股正面和具建設性的力量。“本土”議題很敏感,傳媒即時將他的言論與特首梁振英作比較,認為他的言論是與梁振英鞭韃本土派行動的立場劃清界線。然而,兩人口中的“本土”說的是兩件事,將之相提並論,有點張冠李戴。

  曾俊華講的本土意識,是對香港的歸屬感、自豪感,是對身份、傳統和文化的強烈認同。這種本土意識,香港絕大部份人都有,香港人對香港的身份認同非常高,正正反映在不少民調中,由認知和態度上看本土意識,香港人跟曾俊華鼓吹的撐本土,立場是非常一致的。

  財爺講對香港文化認同

  從曾俊華撐本土意識去看梁振英批評本土派,從而得出兩人對本土立場南轅北轍,則有過度解讀之嫌。梁振英批評本土,重點在本土派打著本土旗幟,高舉龍獅旗、搞破壞、衝擊社會秩序,甚至提出自決論,完全是搞革命、鼓吹香港獨立的格局,與絕大部份香港人是對香港的成就、文化、傳統抱有強烈的認同感和自豪感,而不是搞分裂,完全是兩種心態。若把曾俊華撐本土的言論,解讀為曾俊華支持本土派的行動,是非常危險和不負責任的演繹。

  就曾俊華的言論,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的回應是最恰當的。他寄語年輕人不應過於本土化,應該要放眼世界。過份本土化,眼中只有香港,認為香港一切都是最好的,會墮入大香港主義的傲慢思維。本土意識真正能夠成為香港的一股團結和正面力量,在乎香港人能夠有著愛香港的心,做有建設的事。

  今天,香港瀰漫的是一片負面情緒,搞事本土派鼓吹的是破壞力量,從早期反內地旅客的驅蝗行動,到今天的鳩嗚行動,是搞破壞多於提升愛香港、建設香港的力量, “有破壞、無建設”是旗幟鮮明的本土派寫照,難道香港人要支持他們嗎?

  曾俊華所說的讓本土意識成為正面和建設力量,極有需要,但要將之實現,不是靠現時那群搞破壞的本土派,而是要靠現時的沉默大多數,願意將愛香港的心,化為行動,為香港發聲,呼籲大家做有建設性的事,為香港發力,合力推動那些讓香港可以持續發展的實事,要與只講反內地、反中國口號的搞事本土派劃清界線。

  本土派過份解讀

  曾俊華撐本土意識,是一語激起千重浪,但香港正處敏感時刻,說話很容易被人騎劫,撐本土意識變成撐本土派,不應是曾俊華的心意,本土派借曾俊華的說話將他變成同盟,絕對有誤導之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