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國務院:支持加工企業創建和收購品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19 10:46:29


 
  解讀

  加工企業是留是轉意見明確發展路徑

  “這是中國向外釋放要穩定加工貿易政策預期的信號。”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支陸遜說,《意見》充分肯定了加工貿易的重要作用,明確指出要立足我國國情,創新發展加工貿易。業內專家普遍認為,跨國公司主導的大規模國際產業轉移明顯放緩,發達國家轉向大力推動“產業回歸”和“再工業化”,類似IT技術革命的產業尚未出現,產業轉移缺乏亮點、熱點和支撐點。

  支陸遜說,《意見》針對“留、來、轉”三類情況明確了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路徑。“‘留下來’的,要拓展內涵和外延。在鼓勵加工貿易企業加快生產製造環節轉型升級的基礎上,拓展加工貿易外延,推動製造業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與服務貿易融合,與互聯網融合,與智能化生產製造融合。”

  加工貿易是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1997年以來,外國對華投資51%集中在製造業。即使近年來投資製造業占比下降,仍保持了約400億美元的年投資規模。據不完全統計,我國64種出口排名全球第一的機電產品中,有20種加工貿易出口占比超過50%。

  他說,“轉出去”的,一方面,加快推動沿海加工貿易優先向內陸沿邊地區轉移,研究制定支持內陸沿邊地區承接梯度轉移的差異化政策;另一方面,強調發揮境外合作區平台作用,引導企業有序進行國際產能合作。

  支陸遜說,加工貿易符合我國國情,對助推貿易大國地位、嵌入國際分工體系、提升產業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是不出國門的“走出去”。今後一段時期,加工貿易仍是我國深度融入國際產業分工體系,實現價值鏈躍升,必須緊緊抓住全球產業重新布局機遇,繼續發展加工貿易。

  (來源:《京華時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