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空軍改革:“不換腦袋就換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21 15:11:53


  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冷戰結束後,美軍並未沉浸在享受勝利果實之中,陸海空各軍種已然在思考自身在下一場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後來的美國國防部轉型辦公室主任、有“網絡中心戰之父”之稱的阿瑟·塞布羅夫斯基更是直言:“美軍若不轉型,末日就要來臨”。在海灣戰爭中大放異彩的空軍最有危機感——此時國會的政客們正準備“鳥盡弓藏”,並因為對現有能力太過滿意而大幅削減對空軍的投入。

  在此背景下,於1994年入主美空軍總部的福格爾曼提出,工作不是做的越多越好,越忙越好,因為“如果不知道要到哪裡去,邁出的任何一步都是錯的”,並號召空軍聚焦未來,採用“從未來回溯現在”的方式,重新思考一些原先“不成問題的問題”,諸如“我們是幹什麼的”“未來應該幹什麼”等,並提出一年後召開由所有12名空軍上將參加的“構想峰會”。

  為開好這次推動全面轉型的“務虛會”,福格爾曼進一步提出了“未來不能被預測,無法去適應,而只能去創造”的口號,要求將領們要“無視現實”,以想象力為主而不是以經驗為主思考,以實際需求為主而不是根據當時的戰備需要和經費條件來籌劃未來。儘管有一定阻力,但在福格爾曼的強勢推動和精心設計下,“構想峰會”取得了巨大成功:1996年美空軍制定了《全球參與》戰略,1997年制定了《空軍長期規劃》。正是在這兩個成果中,美空軍將目前幾乎各國空軍都推崇的“空間作戰”和“無人作戰”納入核心作戰能力,明晰了美空軍轉型發展的“路線圖”。

  但是,美空軍的轉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福格爾曼儘管身居高位,但他“天才的想法”開始也並未獲得一致認同,反而引來“盡可能保持現狀”的提醒。在這種情況下,福格爾曼並沒有被雜音質疑束縛手腳,也沒有因困難阻力停滯不前,相反,他以“要麼執行,要麼走人”的強硬姿態,推動了各項轉型舉措落實。可以認為,正是福格爾曼通過組織“構想峰會”激烈爭論凝聚共識,通過“不與瘋子爭辯”堅持定論,通過“不換腦袋就換人”強勢推進,成就了20世紀末美空軍的成功轉型,使得美空軍時至今日仍持續保持著對俄英法等國家的“代際”優勢。

  縱觀冷戰後美空軍的轉型歷程,其“爭論、定論、不爭論”的做法具有啟示意義。即轉型方案確定前大膽設計、充分爭論,以集中智慧、凝聚共識;轉型方案確定後排除干擾、不搞爭論,以堅定執行、推動落實。從某種意義上講,方案確定前爭論很重要,方案確定後不爭論更重要。鄧小平同志曾說:“不爭論,是為了爭取時間幹。一爭論就複雜了,把時間都爭掉了,什麼也幹不成”。

  一個國家、一支軍隊對待改革的態度和作為,直接決定著軍力強弱和戰爭勝負。隨著國防和軍隊改革大幕拉開,各項改革方案也將陸續公布。這次改革方案的確定,經歷了充分醞釀,凝聚了普遍共識,集中了全軍智慧。各項改革舉措出台後,任何爭論都將毫無意義,必須無條件地貫徹落實,真正地擁護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做改革的促進派,才能有力推動各項改革舉措落地見效。

(來源:中國國防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