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改革實際運作第一人”袁庚最後的日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31 18:43:04


 
  著名的“蛇口風波”則發生在一場關於新時期青年思想工作的大討論上,專家認為,個別前往深圳的人目的不純,是為了在別人創造的財富中撈一把。蛇口青年則認為,淘金者賺錢,未觸犯法律,並無過錯,且客觀上為蛇口的建設出了力。討論結束的兩天後,一份以北京師範學院青年教育研究所名義起草的《“蛇口座談會”始末》被分送給中央和有關單位的領導。材料整理者李燕傑認為,自己“有責任把個別青年的錯誤言論實事求是地反映出來”,而蛇口方面則將之視為一個不光彩的“小報告”。“蛇口風波”輻射至全國。

 他對此事的態度是,“所以,對那位被追問姓名並上了什麼材料的青年人,我們一定要加以保護。即使他的發言有什麼不妥,也不允許在蛇口發生以言治罪的事情。”

  在他看來,言論自由是一項神聖的權利,應該有一個使人免於恐懼的環境。

  1992年12月,離休後的他在深圳濱海花園小區開始了練字閱報、深居簡出的晚年生活。但他始終被外界所關注,並屢屢以改革先鋒的身份被提及。

  但他一直拒絕將自己神化,極度淡漠自己改革拓荒的歷史功績。在採訪者面前,他總結自己的一生就像是一場木偶奇遇記,常在採訪者離開前囑托對方:“向前走,別回頭”。

  他離休後的第一次遠行發生在1998年12月13日,這一天,他前往廣州參加了深圳改革另一巨擎梁湘的葬禮。梁湘曾是他改革陣線上的同僚,二人有過意見衝突。但在2005年時,他承認自己與梁湘之間有關深圳經濟特區該大該小的爭論,是自己錯了。

  2006年,在一次摔跤後,他的記憶力開始衰退。為防止他大腦萎縮,家人同他打麻將。他有時會耍些小聰明,冒險從牌友那裡偷牌。被抓住後,開懷大笑,時常抵賴:牌有何偷不得,規矩就是拿來破的。

  2008年9月,他乘輪椅觀看《春天的故事》展覽,最後一次在公眾場合裡開心地與前來拍攝的記者開玩笑。

  此後,老年痴呆症逐漸吞噬了他的記憶與行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