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看李克強如何布局“中國製造2025”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01 09:24:25


 
  現在我們有許多商家把消費者需求的信息通過互聯網直接發給企業生產。反過來,我們的大企業也可以這麼做。我們的一些大型裝備企業,只生產大件,不接小活。最後成本核算下來,根本不賺錢。我看一些發達國家的大企業,不管走到哪兒,都帶著一大批配套小企業。在這方面,他們已經形成十分完備的產業鏈。我們整天喊要強化企業的市場觀念,這不是嘴上說說就能強化的。必須要改革企業體制機制,真正激發員工的內生動力。

  不能目光總是過多盯著少數大型企業,一說就是做大做強。其實中小企業更具成長性,是未來不可忽視的新生力量。德國人總說,德國未來的希望在於德國製造業的中小企業。因為中小企業是成長性的,很可能成長為明天的“小巨人”。

  第三,創建一批創新中心,政府要予以引導扶持。許多國家的創新中心一般以一個大企業為平台,吸引一批大專院校、科研機構、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加入進來,幾方面緊密結合,可以形成優勢互補。與此同時,政府在配套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比如在加計扣除、科技引導資金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最後,要加強國際創新合作。推動“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韓國“製造業革新3.0”緊密合作,相互學習、優勢互補。

  這裡面很關鍵的就是中國標準要和國際標準對接。最終要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裝備產品提質增效,邁向中高端。我們不能搞政府目錄。現在出了個“《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綠皮書”,是引導性的,很好,但標準一定要有。要相信企業,一旦標準出來,會有一大批企業往標準方向靠攏。只要我們監管跟上,中國裝備就會發展得更好。

  總而言之,“中國製造2025”突破的重點,主要應放在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上,加快推動中國工業的“浴火重生”。

  (來源:中國政府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