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新型智庫發展的現狀與困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10 00:17:50


 
  建議與參考的矛盾。在網絡時代,相對開放的信息環境大大增加了人們接觸信息的機會,與之相伴,信息爆炸也同樣帶來了信息超載的困擾。為了應對信息超載,信息接受者往往傾向於依賴其固有的思路來處理信息。智庫作為信息供給方,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投其所好的偏好選擇,以增加自己的觀點在信息過濾機制下“幸存”的概率。“雙盲體制”的產生似乎在所難免:決策者需要超越個人傾向的多元觀點作為決策參考,但是智庫在提供觀點時卻明顯帶有迎合的動機——首先研究決策者在各個場合的講話,從中摸索意圖,然後以決策者的意圖為藍本提出政策建議。最終的結果往往是決策者始終不能得到多元的決策參考,智庫始終不能領會決

  策者的真實意圖。在這種情況下,將如何分辨到底是智庫在為決策者提供參考建議,還是決策者在為智庫提供研究方向? 
 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矛盾。雖然從事基礎研究不是智庫的主要工作,研究成果也不是智庫的最終產品。但是對基礎研究的積累決定了應用研究的價值。缺乏對政治學、行政學等學科基礎理論的學習,將會影響智庫(成員)對於基本社會規律的認識,破壞社會的整體知識結構,最終導致公共政策質量的下降。由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為政策的產出需要經過時間的積澱,所以從事基礎研究需要具備相當的定力與擔當,唯有“甘做板凳十年冷”,方能“文章不寫一句空”。那麼,從智庫成員個人的角度講,有誰甘願維持基礎研究與政策應用之間這種若即若離的關係?從智庫機構的角度講,又該如何劃清自身與科研院所之間的邊界?市場與立場的矛盾。智庫影響力是智庫存在的基礎,但是智庫的政策影響力與社會影響力卻不能統一,某種程度上兩者之間甚至存在一種“蹺蹺板”效應:一旦研究成果成功轉化成為政策(政策影響力增加),那麼至少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智庫將失去對其觀點的冠名權,甚至在公開場合需要對此諱莫如深(社會影響力流失)——這是對過去政治傳統的繼承:所謂幕僚,即帷幄中的參謀,愛出風頭是大忌。所以,政策影響力的極大化造成的將是社會影響力的極小化。作為相對獨立運行的機構(主要是指人事獨立和經濟獨立),缺乏社會影響力將難以獲得可持續的資金注入與人才供給;而單純依靠政府或某個機構的全額撥款,其價值中立又將難以體現。

  思考智庫的改革與未來的發展,不應該被“智庫”這個稱謂限制了思維和視野。畢竟在原有的基礎上,單純地更替或增加詢政對象都不會令決策的科學性與民主性發生質的改變。所以,破解新型智庫建設困局的關鍵不在改造智庫本身,而在打破相對封閉的公共決策體系。唯有將新型智庫建設視為一個系統工程,與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相匹配,才能更好地體現其自身價值所在。

  (來源:學習時報 作者:張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