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春晚紅包,支付寶靠什麼贏了微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07 16:42:52


 
  這本是針對封鎖的消極防禦,卻很快被精明的商家嗅出了商機。去年除夕當晚,馬雲發出了第一條中文口令紅包,口令就是一個“我”字,100萬的紅包兩分鐘內被搶光,螞蟻金服O2O事業部總經理王麗娟在朋友圈裡說,用戶不斷輸入口令的嘗試高達上億次,而“阿裡同學的手機都被打爆了,全是想要合作的商家”。

  紅包迭代:“咻”出一種生活方式

  “我們是不甘心的。”說起紅包,支付事業群產品總監朱雁春的第一句話便是如此。他回憶,支付寶做紅包的嘗試其實早於微信,“2013年農歷年底,我們做了個討紅包的鏈接。用戶會收到短信,某某向你討紅包啦,然後附了個鏈接,點進去就可以用支付寶向對方付錢。”

  朱雁春很快也承認,只能借助手機通信錄而不是支付寶自己的社交關系——這樣的形式很難玩得轉。幾天後,微信紅包從天而降,憑借騰訊的社交優勢,幾乎“血洗”了整個2014年春節。微信紅包有著更強的游戲屬性:朋友和朋友之間你來我往,發錢的實質是情感互動、是加強關系。“而支付寶紅包呢,我們經過了這兩年來的三次迭代,現在的產品形態,更接近一個連接器——人和服務、商家之間的連接器。”朱雁春說。

  這條意外開啓的、完全不同的產品通路還要歸功於馬雲。一年前,朱雁春開發的數字口令紅包原本只是對抗微信的防禦性產品,“數字對於用戶來說的友好度肯定不如中文,”朱雁春說,他們當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本計劃在春節後推出中文口令的功能,“結果馬總在年前說,他要在除夕當晚發布中文口令紅包。”朱雁春和他的團隊連續奮戰了兩天兩夜,最終讓中文口令紅包在春節之前順利出台。

  當馬雲用一個“我”字紅包造成了億萬次口令輸入的轟動效應,靈敏的品牌商馬上捕捉到了其中的機會:在紅包的口令圖片上,加上自己的廣告或二維碼, 再依托這個坐擁4億含金量極高的實名用戶的支付寶,借勢廣為傳播。支付寶團隊緊急開發了企業紅包平台,免費向品牌開放。品牌商可以把廣告費變成紅包,直接發給粉絲和用戶。自2015年2月始,一組組帶有支付寶紅包口令的品牌廣告圖片,開始在社交媒體上轟炸。小米、百事可樂、魅族、阿迪達斯等多家知名品牌通過支付寶口令圖片的方式發放品牌紅包。上千萬甚至上億用戶,在手機上一遍遍地輸入自己的品牌廣告語,再將帶有品牌廣告、二維碼的圖片分享到社交媒體進行二次傳播,讓參與其中的商家大呼“劃算”。

  雖然是無心插柳,但支付寶團隊抓住了轉瞬而逝的機會。一開始,支付寶紅包是從被動防禦型產品向商家的營銷平台進化。但如果滿足於一個營銷平台,支付寶紅包所做的,不過是簡單而粗放的一次或幾次觸達,更何況作為營銷平台,支付寶紅包并無壁壘和優勢可言。今年的紅包大戰中,手機QQ就表示要推出自己的口令紅包平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