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望海樓:半島核問題打了誰的耳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15 10:07:54


  中評社北京2月15日電/近期,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德國慕尼黑出席敘利亞國際支持小組第四次外長會後接受路透社專訪,就當前國際形勢中的重大和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其中,王外長談朝鮮半島的內容引起多方關注。

  王毅提出,安理會可通過新決議,採取進一步措施,使朝為其行為付出必要代價,承擔相應後果。此言被某些媒體解讀為中國在朝核問題上出現政策變化,“終於”同意懲罰朝鮮。事實上,自2006年以來聯合國針對朝鮮核試驗和火箭發射的第1695、1718、1874、2087、2094號決議,都包含了禁止朝鮮發展核技術和導彈技術的內容,並納入了相關制裁措施。上述決議是中國與其他各方達成的共識,並不存在中國包庇朝鮮的情況。

  除了誤讀,還有人對“中國對朝政策”進行無端指責。今年朝鮮進行第四次核試驗、利用運載火箭發射衛星後,韓美日宣稱中國“對朝影響力最大”,要求中國參與“強有力的”對朝制裁。美國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拉塞爾更別有用心地聲稱,朝方行為給反對對朝實施更多制裁的國家一記耳光。一時間,半島問題的“中國責任論”甚囂塵上。

  面對雜音,中國不為所擾。王毅談中國處理半島核問題的原則,突出的關鍵詞是“公正”。

  其一,目標確定要公正。要實現半島無核化,北方和南方都須遵守規則,不能自己製造,也不能引進部署。一個國家安全而其他國家不安全,犧牲別國安全來謀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都無法實現真正的安全。中國明確反對朝鮮發展核能力,也不會贊成美國在韓國部署核武器。

  其二,制裁實施要公正。安理會制裁是為了阻遏朝鮮進一步推進其核計劃和導彈計劃,應針對計劃涉及的組織、個人和事項。同時,朝鮮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享有的正當權利不容侵犯,也不應損害該國正當的經濟活動和民眾權益。尤其不可借制裁之名,行動搖政權之實。中國一向強調,制裁絕非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要用之適度。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