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人民時評:傳承人類自己的“引力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15 15:33:42


  中評社北京2月15日電/對科學的信念和堅持,比起黑洞相撞激起的漣漪,更具有穿越時空的力量
 
  這些天,“引力波”三個字震蕩了全世界,刷爆了朋友圈。沉浸在傳統佳節的中國,由此掀起了一輪崇尚科學的熱情,激發了對浩渺宇宙的奇妙想象與對探索宇宙規律的向往。透過“引力波”,人們對“基礎科學艱辛而美麗”有了真切的認知,科學工作者們對如何推動創新有了深切的思考。
 
  這一場科學的心跳,源於一個來自宇宙深處的、久遠而微弱的信號,被這個藍色星球上的人們捕捉到了。如果愛因斯坦聽到廣義相對論發布100年後引力波被探測到,會為此欣喜若狂,還是淡定地吐吐他的大舌頭?很可能他會和參與這一歷史性發現的科學家們逐一握手,向他們的堅持和耐心表達欽佩,並且愉快地收回他的那句預言:“這些數值是如此微小,它們不會對任何的東西產生顯著的作用,沒人能夠去測量它們。”
 
  這一次,通過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從而“發現和記錄了一個關於大自然的、迄今未被發現的基本事實”,驗證了“愛因斯坦是正確的”。選擇方向,設計實驗方案,長達幾十年的“等待”……不得不說,這是一次科學眼光和科學耐心的勝利。也讓人們再一次見識到科學研究尤其是基礎科學中時常演繹的悖論:“它是辛苦的、嚴謹的和緩慢的,又是震撼性的、革命性的和催化性的。”
 
  這種悖論顯然非常折磨人,沒有強大的毅力無法承受。就像成功的一刻,參與其中的科學家感到巨大的解脫和喜悅,但更多是解脫:“40年了,好像有一只一直坐在我肩膀上的猴子,在我的耳邊嘮叨嘲弄我:‘呃,你怎麼知道這一定能成功?你讓這麼多人參與進來,如果這一切永遠不會成功怎麼辦?’”LIGO的科學家們或許並沒有料到,自己能夠這麼快地站在全世界的聚光燈下,如果那兩個黑洞轉得再慢一點,碰撞得再晚一些,他們或許還要再等待很多年。
 
  在LIGO科學合作組織宣布成功消息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校長在致信全校時提到,“(這個研究)在一個廣袤的背景上展示了,對深入的科學問題人類為什麼要探索,如何探索,以及為什麼至關重要。”對於科學探索的價值所在,這樣的說法並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但並不是總有像引力波探測這樣巨大的科學發現來證明這一切,顯然這一次我們的感受尤為深刻。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