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打擊號販子,莫要一陣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2-17 10:53:21


  中評社北京2月17日電/幾乎年年都能看到號販子被打擊的新聞。但令人遺憾的是,每次打擊之後用不了多長時間,同樣的問題又再次上演。

  春節剛過,剛剛遭重拳打擊的醫院號販子就又死灰複燃了。有記者近日走訪多家醫院發現,號販子們紛紛准點“上班”了,而且明目張膽,有的公然在醫院門口招攬“生意”,有的則組織人手在掛號大廳內排隊,看起來是那麼有條不紊。

  衛計委對號販子“零容忍”的聲音還餘震於耳,打擊號販子的8項措施也還飄著墨香。可是號販子卻又卷土重來,現實的殘酷不能不提醒我們,對於號販子的打擊,絕不能一陣風。

  追溯號販子的歷史,在我們國家出現也不過二十來年。在公費醫療的年代,醫療資源雖然更為短缺,但基本沒有號販子這事。啟動醫療改革後,參保患者可以挑選醫院、挑選醫生後,那些口碑好,實力強的醫院專家就成為了大家求醫的首選,專家號變得尤其稀缺,從而催生了大量號販子。

  對於號販子,其實從它產生開始,就始終被視為城市管理中的毒瘤,常常施以專項打擊。早在1998年,北京東城公安分局就針對同仁醫院的號販子展開打擊號販子的統一行動,抓獲“號販子”138名。此後,幾乎年年都能看到號販子被打擊的新聞。但令人遺憾的是,每次打擊之後用不了多長時間,同樣的問題又再次上演。

  所以,對於號販子的治理,不能僅僅依靠一次次的專項打擊,而要有長效機制。

  首先,要嘗試將專項治理常態化。在號販子高發的幾家醫院固定警力,長期對這些醫院實施監控,特別是在重要時段、重要區域進行監管,以期早早發現號販子。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