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國仍是最光明經濟體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26 17:44:55


  中評社北京3月26日電/人民幣貶值、資本外流、經濟增長放緩……近期中國經濟的種種表征令外界出現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負面評價。“國際上之所以會有悲觀論調,是因為他們只看到中國的一些負面信息,但我看到的是更多有利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因素。中國的負面問題可以通過政策來解決。”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英國勞動經濟學大師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日前在由樂投集團主辦的高峰論壇上如此表述。他在武漢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進一步闡釋道,供給側改革、二孩政策、城市化等政策都將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首要問題是提高勞動生產率

  環球時報:中國經濟近年增長放緩,國際上有聲音認為,中國經濟將面臨硬著陸。您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怎麼看?未來10年中國GDP增速達到多少是健康合理的?

  皮薩里德斯:近期國際上對中國經濟前景的負面評論,我覺得太過誇大了,中國不會有那麼大的滑坡,我對中國經濟前景充滿信心。國際上之所以會有悲觀論調,主要是因為他們看到中國出現了人民幣貶值、資本外流、債務水平過高、投資過緩以及一些制度不健全等問題。不過,我看到的是中國更多有利於經濟發展的因素,包括工業和貿易前景良好、有很好的政策舉措、經濟再平衡已經進行、控制赤字、實施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等。我認為人民幣不會貶值,但匯率會有波動。中國目前不存在中等收入陷阱,中國人的收入在未來只可能不斷上漲。中國的工業化進程還需要十年。中國正在推進結構性改革,供給側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增加整個經濟的靈活性,提高生產效率。中國的一些負面問題可以通過政策來解決,中國經濟不存在嚴重缺陷。隨著改革的深入,經濟結構的調整,未來3到5年,中國仍會是世界上最好的經濟體,也是最有前景和最光明的經濟體。至於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速,我無法給出一個具體的數字,考慮到中國的歷史起點,中國的經濟增速設在7%左右已經是非常高、非常難得了。即使未來增速降到4%,也不能說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失敗。

  環球時報:您認為中國經濟當前的主要問題是什麼?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哪些領域需要進一步加強?

  皮薩里德斯:中國要想趕上發達國家的水平,首先要提高工人勞動生產率。單位時間內,美國工人生產的產品數量是中國的5倍。而中國的農業生產率比工業更低,因為中國農業沒有大規模普及機械化生產。農民擁有的是小塊土地,沒辦法進行機械化作業。如果允許農民通過土地買賣把小片土地連成大片,就可以整體上提高中國農村的勞動率水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