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費城華埠:從洗衣店起源 在維權中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05 00:07:56


  中評社香港4月5日電/1871、1984、1966,這是對美國費城中國城十分重要的三個年份,你知道它們的含義嗎?費城華埠始於一家1871年開張的粵籍華僑洗衣店;1984年費城華埠牌坊由中國姐妹城市天津資助建造;1966年費城華埠居民首次大規模維權抗爭,成立了費城華埠發展會(PCDC)。在華埠發展會成立五十周年紀念之際,讓我們回顧且銘記費城華埠的歷史,同時探索現在,展望未來。

  從一家洗衣店開始擴張

  據美國《僑報》報道,許多地區的中國城都是從一家華人經營的小店起源,慢慢形成一小片華人商業區,隨之建立起了唐人街。費城的中國城亦是如此,據費城華埠發展會資料記載,1871年費城913Race街處有一家華人經營的洗衣房,粵籍老板名叫Lee Fong。慢慢地,華人經營的小型商業開始聚攏增加,形成固定的經濟商業圈。

  而如今的費城中國城的範圍為西起13街,東至9街,南到Filbert街,北至Spring Garden街。著名的費城華埠牌坊屹立在10街和Arch街街口。中國城區域可分為南北兩大塊,Vine街以南以餐廳、店面、超市、住房為主,Vine街以北則以高檔公寓、工廠為主。

  據資料顯示和費城多個老僑回憶,歷史上有兩個時間段是華裔遷至費城的搬遷潮。一次為20世紀60年代,由於費城房價很低,臨近紐約,大批華裔湧入費城,並在費城安居下來。還有一次在9·11事件之後。1991年移民至美國費城的老僑李先生向記者表示,他剛剛來到費城時,中國城的人不多,很冷清,只有幾間華人開的餐廳門前還比較熱鬧,醉仙樓酒家就是至今還持續營業的餐廳之一。當時費城唐人街的人群構成以廣東人為主,而9·11恐怖襲擊事件後,大批紐約地區的華裔遷至費城,搬遷來的福建人居多。李先生回憶,大多搬來費城的人都是先在中國城附近租房子,生活穩定下來後到南費城或東北費城買房子。“我1991年剛到費城也是住在唐人街,1994年在東北區買了一套房子,看中那裡環境好,地方寬敞。而當時一套房子只要5萬元,而現在得15萬多了。”

  團結抗爭保護家園

  記者採訪數名社區工作者,他們回憶費城發展史時,都會感慨費城華埠的存在、發展離不開社區居民的團結抗爭,一致保護自己的社區。

  費城華埠發展會(PCDC)項目經理Sarah Yeung介紹,華埠發展會成立於1966年,華埠居民得知要在Vine街修建高速公路,認為高速公路的修建將會把一個整體的中國城從Vine一分為二,影響中國城的整體發展。這個高速修建項目激怒了向來保守傳統的華裔市民,大家開始組織示威遊行,從而成立了費城華埠發展會。雖然市政府從整體城市發展角度考量,最終完成了Vine街高速項目,但費城華人的維權意識、團結意識從此萌發,費城華埠發展會成立後,積極從經濟、住房和文化方面發展Vine街以北的地區經濟,使之與更加繁華的南中國城的發展步調靠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