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清華教授談人工智能:BAT算不上偉大公司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12 11:11:01


  中評社北京4月12日電/清華大學教授鄧志東最近明顯“忙了起來”。他向新浪科技展示了最近的時間表:第二天有一場報告,報告結束後趕飛機去蕪湖,周末深夜再回北京……

  “人工智能終於到了風口”,一見面,鄧志東就這樣說。

  從1992年來到清華開始博士後研究,再到2016年春天,鄧志東見證了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從高峰到低谷再到復興的全過程。作為國內很早一批開始研究深度神經網絡的學者,他在人工智能領域鑽研已經超過了20年,所研究的深度神經網絡,是讓機器學會識別分類的基礎算法之一。

  神經網絡最驚人的“亮相”發生在今年3月中旬,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開發出的圍棋程序Alphago以4:1的成績戰勝人類,讓AI研究再次回到大眾視野。“Alphago得以戰勝人類,正是基於深度神經網絡和增強學習,機器的能力又一次得到了證明。”

  但作為參加了許多人工智能國際會議,發表過數十篇相關論文,甚至清楚記得人工智能領域在商業領域所有重要事件的資深研究者,卻越來越感到,“研究的越多,越對我們的處境感到擔憂”。

  “人工智能是少數我們和國外沒有代差的領域,如果不奮起直追,恐怕又會掉隊。”

  外國和中國一樣,新一輪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也是剛起步

  鄧志東還記得2000年左右,人工神經網絡研究處於低谷期。“那時都不敢說自己是研究人工神經網絡的,因為在社會上還看不到太多成功的應用案例,怕被人說成騙子。”

  這種不看好的情緒並不只發生在國內。實際上,關於人工智能“要超過人類”的技術豪言,每隔數十年就會發生。1956年,“人工智能”一詞正式誕生,當時的研究者們甚至預言,二十年內機器將能完成人能做到的一切工作。事實證明,他們低估了研究難度。

  直到2012年,多倫多大學Geoff Hinton教授帶領團隊,憑借深度卷積神經網絡、GPU和大數據,一舉獲得了ImageNet大賽冠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