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揭秘:中國人為什麼不能當聯合國秘書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18 10:34:12


  中評社北京4月18日電/為了選出下任聯合國秘書長這位“正球級”領導人,“車輪”面試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熱熱鬧鬧地進行幾天之後,終於告一段落。不管這是聯合國為了展現開放民主的姿態,還是為了挽救日漸式微的權威,這條新聞始終無法激起中國民眾的興趣,原因很簡單:這9個候選人我-們-都-不-熟!

  為什麼沒有中國人呢?為什麼中國人不能當聯合國秘書長而韓國人就可以?在政治、經濟、文體等各個方面角力的中日韓東亞三國,在國際組織中的人事格局又是怎樣的?

  兩大國際組織“一把手”均為韓國面孔

  由於“地區輪換”和秘書長不能由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擔任的原則,所以此次候選人中多為歐洲面孔,亦沒有中國面孔。

  據政治圈梳理,大家相對熟悉的六大國際組織——聯合國(此處指秘書處)、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貿組織(WTO)、國際原子能機構、世衛組織(WHO)梳理發現:任“一把手”的韓國面孔有兩位,分別是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和世界銀行行長金墉,需要指出的是,金墉為韓國裔美國人,於2012年當選世界銀行行長,值得一提的是出生於首爾的金墉是學醫出生,4年前選為世行掌管曾引起了不小的爭議,要知道這個職位此前不是退休高官就是華爾街資深人士。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陳須隆受訪時認為,常任理事國不能擔任行政長官,例如韓國這樣的中等強國就更容易在國際組織任職,更容易被國際所接受。這些國家具有國家經濟實力做支撐,其國際參與意識也比較強。

  日本和中國方面,天野之彌和來自中國香港的陳馮富珍分別任國際原子能機構和世衛組織的總幹事。

  這樣看來,亞洲面孔執掌六大國際組織中的四個,地位還是杠杠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