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歐盟農業委員:歐洲人也擔心轉基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18 18:08:03


 
  霍根坦言,他更傾向於讓轉基因以及生物科學這樣的技術順其自然的發展,因為如果失去了科學技術,農業飼料就會逐漸不足,導致食品價格的上漲,最終無法保證全球的糧食安全。

  “中國一定會竭盡全力尋找任何新科技來保證糧食安全”

  事實上,農業創新的腳步雖快,可能還無法跟上全球已愈演愈烈的糧食危機。

  據統計,目前世界人口已經衝破了70億大關,到2050年,全球將預計迎來近100億人口,如何滿足龐大人口的糧食需求已經不僅僅只是中國這樣的國家所面臨的巨大挑戰,保證全人類免於饑餓已經成為了全世界共同的任務。

  “我認為,中國在用極其有限的可耕地養活龐大的人口方面表現得非常好,如此龐大的國家和人口,不僅要養活他們,還要以一種可持續的方式,同時考慮環境的承受能力,這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大的挑戰。”霍根說。

  但他同時指出,中國還存在著比較嚴重的水資源問題,比如飲用水以及高質量水資源的供應,而歐盟也在面對著相似的難題。

  一直以來,農業創新都是歐洲的“拿手好戲”,而中國也在近年來大力鼓勵農業創新,去年,中國還在最新發布的“十三五”規劃中,將農業現代化放在了首要位置。這或許也是今年2月,中國斥資4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83億元人民幣)收購瑞士農業科技公司先正達(Syngenta)的重要原因。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報道稱,先正達公司董事長戴莫瑞(Michel Demaré)就在宣布這一消息時表示,“收購先正達與中國農業現代化的目標相吻合,其中一個改革的目標就是依托高新科技拉動農業生產力。”

  霍根也表示,對於中國這樣巨大的市場和龐大的人口,保證人民的糧食安全是個太大的挑戰,所以中國一定會竭盡全力在全世界尋找任何新的科學技術來應對。

  “我將於今年6月參加在中國杭州舉行的G20峰會,非常期待到時和中國的代表團在會上相互分享在科技和政策領域的經驗,開展合作,來保證我們的可持續集約化農業能夠在未來共同實現世界糧食安全的目標。”

  (來源:澎湃新聞)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