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陳岳:中國不應急於成為國際合作的引領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21 00:44:14


全國高校國際政治研究會理事長、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陳岳(中評社 趙宇鵬攝)
  中評社北京4月21日電(記者 趙宇鵬)隨著中國實力的增長,國際影響力也在持續提升。在國際合作中,中國的身份面臨著由參與者到引領者的轉變。那麼參與者和引領者有怎樣的區別和聯繫?中國又是否應該在國際合作中進行身份上的轉變?同時又該如何實現國際合作中身份的轉變呢?全國高校國際政治研究會理事長、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陳岳,日前在參加第三屆UIBE國際政治經濟高端論壇時就以上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在陳岳教授看來,國際合作的參與者和引領者的區別可從三個方面表述。從意願上講,國際合作的參與者更希望成為搭便車者,在國際合作中不積極、不主動。而引領者則不然,引領者是全球公共物品的提供者,秉持著積極開放的態度。在實力對比方面,國際合作的參與者是地區性國家、中小國家,而引領者需要是全球性的大國強國。此外,國際合作的參與者和引領者在合作的投入和獲益上也有不同。他認為,參與者在合作過程中,投入的較少,但是獲得的直接利益較多;引領者則是投入的多,雖然直接利益也多但是間接利益較少。

  與此同時,陳岳教授指出,國際合作的參與者和引領者的身份,會隨著兩者區別的改變也將發生轉變。他認為,國際合作的參與者與引領者是相互補充、相互並存的關係。

  對於中國是否應該在國際合作中進行參與者和引領者的身份轉變,陳岳教授表示,中國目前是國際合作的參與者、受益者,但是隨著國力的增強,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中國能夠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

  他說:“中國面臨著身份轉變的壓力,國際社會要求中國進行轉變。”因此,現在中國應該在國際合作中積極進行身份上的轉變,並且要適應這種改變,謀求用新的國際制度去補充舊的國際規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