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資金為什麼不願進股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26 10:03:12


  本周,A股市場出現明顯調整,打擊了“短多長空”的一致預期。大家比較困惑的是:一季度放了這麼多錢,為什麼就是不進股市呢?
 
  就以上問題,我們的看法是:
 
  一、A股股市目前還有三個“不正常”的特征,無法吸引長期資金入場。
 
  1、第一個不正常的現象:從來沒有什麼時候像現在這樣,大家張口閉口就是“國家隊”——“國家隊高拋低吸”形成“橫盤”的預期在蔓延,期望賺取穩定正收益的長期資金很難入場。
 
  雖然在海外股市也有平準基金,但應該沒有哪個股市會像現在的A股市場一樣,大家把所有的焦點都聚焦在這個“平準基金”上面——海外平準基金的作用是在市場出 現非正常波動的時候才進場干預,對市場的中長期趨勢基本不會產生影響,因此海外的投資者一般也不會把平準基金當“對手盤”來做。而放眼國內,雖然除了一個 季度才發布一次的上市公司季報以外,市場上沒有任何“國家隊”的公開信息,但是市場投資者卻喜歡天天都討論“國家隊”,仿佛“國家隊”就是他們唯一的“對 手盤”——很多人通過“捕風捉影”,認定“國家隊”現在的操作就是“高拋低吸”去控盤,因此漲也漲不上去,跌也跌不下來,單邊做多和單邊做空都會很難受。我 們並不清楚“國家隊”究竟是什麼操作思路,但是一旦市場投資者都形成了這種“橫盤”的預期,那麼就注定無法吸引那些注重穩定正回報的長期資金入場。市場在 這方面要回歸正常,要不然就是等“國家隊”資金徹底退出市場之後,要不然就是早日公開“國家隊”的操作思路和退出路徑,從而穩定投資者的預期。
 
  2、第二個不正常的現象:大家普遍長期悲觀,但卻以不低的倉位拼命在做短線交易——熱點輪動太快,賺錢效應太差,期望通過布局核心產業賺取長線收益的資金很難入場。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投資者對經濟和股市的長期預期都是悲觀的,但是他們的倉位卻並不低,一是因為他們認為有“國家隊”撐著,跌也跌不到哪去;二是因為現在市場 上也不是完全沒機會,如果空倉看著一些熱點上漲,心裡反而會很難受。這種操作模式在最新發布的基金一季報中能夠得到驗證——去年三季度遇到兩次“股災”的時候,主動偏股基金倉位從82%降到了74%,大幅降倉;但今年一季度在遭遇第三次“股災”之後,基金倉位只從83%下降到80%,顯示出大家還是猶豫不決、不願離場的心態。不過大家並不是保持著這麼高的倉位就不管了,而是拼命在做短線交易:一位投資經理告訴我:“現在即使是他最看好的股票,漲了兩天也要先賣掉,不敢像以前那麼一直拿著了,而是等跌下來再補倉,如果不跌就乾脆再也不進去了,寧願重新換一個股票買”。在這種普遍的行為模式下,造成市場的熱點輪動非常快,沒有賺錢效應,也沒有一條持續的行業主線,這樣就很難吸引那些期望通過布局核心產業賺取長線收益的資金入場。
 
  3、第三個不正常的現象:即使還有少數對股市長期趨勢樂觀的投資者,卻也發現找不到真敢下手的具體股票——三輪“股災”之後個股估值仍然不便宜,期望通過盈利擴張賺取長線收益的資金很難入場。
 
  在我們的路演中,發現目前對市場長期趨勢還持樂觀態度的人,一般是那些去年“股災”以來倉位就一直很低的投資者,他們在躲過了三輪“股災”之後,其實也忍不住想要入場“吃口飯”了。但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是——即使經歷了三輪“股災”,居然還是找不到基本面好估值又便宜的股票,因此無從下手。這些投資者面對的問題用下圖可以很直觀地表現出來——雖然目前A股整體的PE只有18倍,確實已經回落到了比較低的位置,但是如果看算術平均的PE卻高達94倍,看PE中值也高達66倍,都還處在歷史高點上,遠未到“正常水平”。我們都知道,估值是“快變量”,盈利是“慢變量”,因此進入股市的長期資金往往都是賺盈利的錢,而不是賺估值的錢,他們只會在估值中樞比較穩定的時候才會進場,否則估值的大幅波動會完全抹殺掉盈利擴張的收益,現在來看還沒到他們要進場的時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