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工商時報:新政府審慎因應“一中框架”的底線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27 11:18:29


 
  為了回應“一中框架”,馬英九在第二任期就職演說提出“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的定位,以及“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的表述,被大陸視為是認同“一個中國原則”,不但自2013年4月啟動兩會互設辦事機構協商,自2014年2月開始召開的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會晤(“張王會”、“張夏會”),甚至於將去年11月舉行的“馬習會”被定位為“兩岸領導人會面”,尤其彰顯兩岸關係在依據“兩岸各自現行規定”的“一中框架”前提下的重大進展。 

  然而,對蔡英文而言,台灣的新民意將使其很難正面回應大陸所堅持的“一中框架”。特別是最近媒體民調顯示,台灣民眾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已大幅增加至73%,且主張“永遠維持現狀”的比例達到46%,加上太陽花學運之後,政治民主、基本人權與公民社會永續發展議題,日益成為台灣社會的主流價值等民意趨勢,這樣的民意走向,讓蔡英文無法像馬英九一樣,以“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來回應大陸“一中框架”的底線。 

  面對立場日益強硬的中國大陸,新政府應該審慎評估“兩岸協商中斷”、“貨貿協議停擺”和“停止陸客來台”對台灣經濟的實質衝擊風險大小,也應該關注中國大陸要求其“友邦”“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對於未來新南向政策和參與TPP談判之可能影響,進而研擬可行的因應策略。 

  當然,如何在“台灣民意”和“兩岸關係穩定發展”間找到“平衡點”,將是蔡英文最大的挑戰。對此,我們認為,既然蔡英文已經提出“一九九二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以及雙方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兩岸過去廿多年來協商和交流互動的成果”和“台灣的民主原則以及普遍民意”作為兩岸關係的“既有政治基礎”,何妨進一步考慮在就職演說中表達認知到1992年8月,國家統一委員會曾經通過對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的決議,認為“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雙方所賦予之涵義有所不同。”的歷史事實,未來將繼續就該涵義問題,繼續求同存異,以回應大陸對於“九二共識”核心意涵的主張,才能有效維持兩岸關係穩定與發展關係的現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