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綠學者主張中正紀念堂去蔣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03 15:53:45


陳儀深。(中評社 蔣永佑攝)
  中評社台北5月3日電(記者 蔣永佑)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今天舉辦“中正紀念堂的轉型與改造”公聽會,討論中正紀念堂未來的去向,與會四名專家學者中,有三位都認為中正紀念堂必須“去蔣化”、法制化,才符合紀念的用途。但也有人覺得台灣既然已是民主國家,就應多元的呈現歷史意義,不應任意改寫它過去被賦予的價值。

  徐永明今天舉辦“中正紀念堂的轉型與改造”公聽會,討論這間俗稱“中正廟”的去留。徐永明表示,他認為這個威權統治的象徵反而不應該消失,留下會比拆掉更有意義,貿然用報復性拆除“只是便宜了它”。出席者還包括“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陳儀深、南台科技大學財經法律副教授羅承宗、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助理教授辛年豐吉、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都出席今天的記者會。

  深綠學者、“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所副研究員陳儀深指出,228家屬不認為蔣中正對台灣有功,想要拆掉中正紀念堂,而從歷史上來看,蔣的確要為228負最大的責任,但蔣又是國民黨的神主牌,所以才有陳水扁時代改名造成的中央與台北市政府法律鬥爭,因此他建議中正紀念堂可改為歷代“總統”文物館,這樣折衷的方案已經內含了和解的意味。

  南台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羅承宗副教授則透露,台灣本來會有兩間中正紀念堂,另一間是在高雄,也就是現在的高雄文化中心,當時因為蓋到一半,十二大建設要推廣文化,才臨時改變用途作為“高雄中正文化中心”,直到現任市長陳菊上台後把“中正”兩字拿掉,就變成了現在的高雄文化中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