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逾三年來首次倒退 港交所Q1純利跌9%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12 13:36:28


  中評社香港5月12日電/港交所(388)公布,第一季純利按年下跌9%至14.32億元,每股盈利1.19元,不派息;去年同期純利為15.75億元。這是港交所逾三年以來季度業績首次出現倒退。由於增聘人手和去年同期有一次性款項影響下,季內營運支出按年急升19%至8.54億元。港交所表示,今季起將採取審慎的成本監控。

  香港商報報道,港交所首季純利14.3億元,按年跌9%,按季則跌6%,優於市場預期。期內,收入及其他收益跌2%至27.51億元,主要由於香港現貨市場及英國商品市場交投淡靜,回復到與2015年第四季相若水平,但與2015年第一季相比則分別少16%及9%。除息稅、折舊及攤銷(EBITDA)利潤率為69%,按年跌5%。
 
  由於投資者看淡情緒濃厚,港交所首季整體交投量及收入跌至略低於去年第一季的水平。港股首季日均成交僅507億元,按年跌23%,拖累港交所季度業績,自2012年第四季以來首度出現按年倒退。然而,上市公司數目升使年費增加,令上市收益增加12%,抵銷平均每日成交金額減少及交易日數減少導致交易費下跌的部分影響。
 
  受成交減少影響,合共佔EBITDA六成七的現貨及結算業務,EBITDA分別跌13%及15%,收入分別跌10%及6%。而表現最差的是商品業務,首季LME的金屬合約平均每日成交量減少9%至4.05億元,加上該分部營運支出因戰略計劃增聘人手而按年急升26%,令EBITDA下跌23%至2.48億元。商品業務分部的交易費減少12%,是由於2015年第三季推出回贈優惠及2016年第一季交易日數較少所致。
 
  衍生產品業務及期貨成增長點
 
  港交所的業績增長點來自近年重點發展的衍生產品業務及期貨。2016年首季期交所衍生產品合約成交張數及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合約成交張數均較去年及前一季度增加,刷新季度紀錄;並帶動EBITDA增加23%,收入增加20%至5.59億元。平台及基礎設施分部的收入增加15%至1.28億元,EBITDA增加21%。
 
  鑒於市況持續不明朗,港交所在第二季起採取審慎的成本監控。在持續推進戰略計劃的同時,對於較次要項目的時間表更為謹慎處理,以達致年內可以妥善管理資本開支及控制人手增長幅度。

  Q1人民幣期貨成交大升3倍
 
  港交所的首季業績亮點來自近年重點發展的衍生產品業務及期內期貨產品,由於人民幣匯率波動擴大,首季美元兌人民幣(香港)期貨平均每日成交張數增至3128張,名義價值3.13億美元,按年上升逾3倍。
 
  期貨產品莊家總數增至8名
 
  期內,美元兌人民幣(香港)期貨產品新增兩名莊家,莊家總數增至8名;亦推出大手交易優惠計劃,鼓勵交易所參與者將場外交易轉向期交所。港交所將於第二季推出現金結算的美元兌人民幣(香港)期貨合約以及人民幣兌歐元、日圓及澳元的貨幣期貨,為參與者提供更多的交易及風險管理工具。
 
  港交所亦於5月9日推出7個行業指數期貨,分別是中華交易服務博彩業指數、恒生中國內地石油及天然氣指數、恒生中國內地銀行指數、恒生中國內地醫療保健指數、恒生中國內地地產指數、恒生資訊科技器材指數及恒生軟件服務指數。港交所指,新產品可讓投資者有效管理涉及這些主要行業的股票投資風險。
 
  滬股通日均成交額跌35.9%
 
  “滬港通”方面,儘管內地市場持續波動,“滬港通”繼續暢順運作,“滬港通”產生的收入及其他收益約共3500萬元。不過,首季“滬股通”日均成交額34億元人民幣,按年下跌35.9%。
 
  另外,早前宣布的證券市場收市競價交易時段及市場波動調節機制計劃於今年第三季推出。為提高市場對兩者的認識,香港交易所將於今年第二季起展開一連串市場教育活動。而衍生產品市場的市場波動調節機制經已完成軟件開發,並正進行接納測試,預期於今年第四季推出機制。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