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鄭永年:十八大後西方對中國的五大誤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16 16:17:26


 
  不過,一些人擔憂反腐敗停留在運動的水平,而不能轉化成為制度建設。這方面,西方也有誤解。隨著反腐敗運動的推進,制度建設也一直是中國所追求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改革方案的主題詞就是“法治”,是一個全方位的制度建設方案。
 
  反腐敗的制度建設表現在國家制度和政黨制度兩個大的方面。就國家制度來說,主要是要減少和防止司法政治化和地方主義,這方面包括建立跨區域法院、巡回法庭、強化司法專業主義和通過主要領導人司法責任終身制,來管控他們對司法的政治干預。在政黨制度方面,執政黨大大強化了黨紀制度的建設。黨紀一直存在著,但十八大以來,黨紀的“細化”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倒退與進步

  西方的一些人認為,十八大以來中國高層所執行的路線不是在促成中國的進步,而是相反。他們引用的經驗證據是中國政府對非政府組織、媒體(包括互聯網)、等方面的控制。毫無疑問,在這些領域,政府和這些社會群體存在著緊張的關係,甚至是衝突。

  不過,從制度建設的角度來說,這種衝突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可避免,原因在於中國必須探索管理所有這些領域活動的制度。任何一個國家,對這些領域都存在著規制制度。對中國來說,這些領域的發展都是相當近來的事情,需要很長的時間來確立一套有效的規制制度。

  不過,總體上看,西方所說的“倒退”主要是因為中國的發展並不符合西方所預期的方向。這方面,西方學者們倒是很明言,表示儘管十八大以來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這些變化並不是他們所預期的或者所希望的。簡單地說,這些變化反映的是中國本身的發展邏輯,而非西方的邏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