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智庫評述:東北再次振興的關鍵何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24 09:14:48


習近平考察東北
  中評社北京5月24日電/面對東北經濟的深度下滑,結構調整壓力的凸顯,國企下崗職工安置以及人才和資本的外流等突出問題,前不久國家公布的《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以及配套文件給東北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

  意見強調了要繼續完善體制機制改革,並開始研究制定東北的三年滾動計劃,初步規劃有130個重大項目,總資金額達到1.6萬億元,再加上央企萬億投資助東北發展,國家對東北的支持力度空前。

  作為中國重要的戰略區域,東北的經濟發展經歷了從繁榮到衰敗、從振興到再振興的艱難過程,爬坡過坎困難重重,資源詛咒難突破、傳統工業難轉型、國企改革難托底、民營經濟難發展,體制機制難突破,尤其是國有企業的轉型維艱,對東北經濟的影響不可小視。

  十年黃金期,但改革不徹底

  雖然經過十年振興和國有企業改革的推進,東北經濟的國企依賴依然嚴重,國有企業的問題仍是東北經濟問題的核心。

  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國開展大規模的國企改革,大量中小國企破產重組,上百萬的國企員工下崗分流,當時東北的許多國有企業也進行了破產重組。但是與很多地方不同,東北的這次改革並不徹底,政府在留與不留間博弈,仍打保守牌,很多大型國企遺留問題依然很多,並沒有轉變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主體。

  為了解決二十一世紀初期東北經濟面臨的困難,尤其是國有企業的問題,2003年東北振興戰略出台,大量政府投資救活了部分東北國企,接下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東北製造業的定位,也使得東北經濟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十年振興期間經濟增速達到了12.2%,同期全國平均增速為10.7%。

  但是,東北的國有企業存在的體制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私營經濟沒有發展起來。這使得經濟危機來臨時,以國企為主的傳統資源產業和製造業出現嚴重的經營問題,經濟的脆弱性更為顯現,尤其是日益增多的“殼企業”已經成為經濟的巨大隱患。

  數據顯示,2015年,吉林、黑龍江、遼寧的GDP增速分別為6.5%、5.7%、3%,遠低於全國平均增速。從黃金十年到東北告急,東北經濟的脆弱令人困惑。有人一針見血地指出,上一輪振興實際上是靠投資拉動,結構沒有根本性改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