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成都首次出土30枚北宋象棋 至少數十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25 11:55:33


圖為出土象棋
  中評社北京5月25日電/近日,成都市文物考古隊在天府新區萬安鎮附近考古時,在一座北宋時期的墓葬裡發掘出一副中國象棋。由於年代久遠,棋子已經粘連到一起。棋子為青銅製作,共30枚,與今天的象棋相比少了兩枚。缺失的究竟是哪兩枚?這還有待進一步清理。

  考古項目負責人謝林說,出土象棋的墓葬是平民墓,象棋是在墓主小腿骨旁邊發現的,由此推測墓主人生前可能是一位象棋愛好者。據了解,這套青銅象棋是成都迄今為止首次發掘出的成套象棋,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目前,考古工作者正在對象棋進行除銹保護工作,待清理結束後將展出。

  “中國象棋經過了漫長的發展歷史,宋代末年才發展成熟。這座墓恰為北宋時期墓,究竟這套象棋是只有30枚棋子?還是原本32枚而下葬時丟失了兩枚?還需進一步清理和研究。”謝林說,此次考古發掘中並未發現棋盤,他猜測可能是因為棋盤是木制的,早已被腐蝕掉了。

  據了解,在這座墓中,除了出土有青銅象棋,還有一枚葵花邊青銅鏡,以及低溫燒制的武士陶俑、文官陶俑、陶狗。

  猜測:古人怎麼玩象棋

  懸念1:青銅象棋怎麼區分“敵我”雙方?

  現在的中國象棋大多是木質象棋,以紅黑兩色區分“敵我”雙方。而成都出土的這套象棋卻是青銅製作,沒有顔色區分。那麼,當時怎麼區分的呢?或許,同時期的其他考古發現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1983年江油彰明鎮出土的“宋代窑藏”文物中,有兩副宋徽宗時期的銅制象棋,形制幾乎相同。棋子外沿有椁,內刻有紋飾,共32枚。棋子正面刻楷書文字“將、士、象、馬、炮、卒”,背面刻有與文字相應的圖案……有專家猜測,當時的銅制象棋可能是對弈雙方一方用文字、一方用圖案來區分。

  懸念2:棋子為何會少兩枚?

  研究認為,真正類似現代象棋的象棋,發明於五代時期。從最初的7方遊戲,到只剩下敵對兩方,其間經歷數次變化。

  成都考古隊發掘的這套象棋,棋子只有30枚,與現在的象棋相比少了2枚。北宋時期正逢象棋的變革時期,是否就是在這時添加了士、象、炮中的某一種(二子)呢?還是說就是隨葬時不小心弄丟了?答案只有等下一步考古研究才能真正揭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