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慎立危牆:中國參與維和的冷思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04 17:40:47


 
  自1988年加入聯合國維和特委會並於次年首次派兵出征,中國參與維和行動已歷27年,隊伍規模日益壯大,任務種類不斷豐富,並成為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中派遣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共計3000多人次,涉及20多項維和行動。中國也已躍升聯合國維和行動第二大出資國,今後3年將承擔維和費用的10.2%,僅次於美國。去年聯合國維和峰會上,中國還做承諾建設8000人規模的維和待命部隊。這些努力表明中國隨著國力增強,正在承擔與自身地位和國際社會期望相匹配的大國責任。

  但是,參與維和行動越頻繁,派出隊伍越龐大,承擔使命越多元,維和行動的風險和成本也將呈倍增態勢。面對十分複雜而陌生的環境,審時度勢,有條件有選擇地參與維和,在積極履行義務和恪盡責任的同時,如何最大程度規避戰略和戰術風險減少損失,恐怕是中國維和行動需要特別考慮的當務之急。在大國博弈激烈、宗派矛盾多發和恐怖主義泛濫的當下,“韜光養晦,積極有為”的外交指導原則同樣適用於參與維和行動。

  2013年中國決定派員前往參與馬里維和時,就曾引起不少人的憂慮。馬里內戰原本背景非同尋常,衝突一方為與國際恐怖勢力聯繫密切的反叛武裝,法國以反恐名義出兵介入馬里衝突,使馬里戰事性質突變並具有國際化色彩,而且被境內外敵對力量貼上宗教戰爭和文明衝突的標簽。馬里曾是法國殖民地,至今也被法國視作勢力範圍並構成出兵動因。因此,馬里既是反恐國際戰場,也是“反西方主義”的前線,參與馬里維和行動,難免捲入法國出兵引發的新仇舊恨。

  潘基文本周建議安理會向馬里增派2500名維和軍人和警察,安理會將於本月討論“聯馬團”執行任務兵力和能力等問題,也許會做出增派維和人員決議。中國是否增派維和人員,也面臨抉擇。參與維和是國際義務所系,責任無法回避。但是,派向哪裡?參與何種任務?主動權掌握在中國手中。針對當下國際環境,除了繼續堅持符合國際法、衝突各方同意、保持中立和最低限度使用武力等四點聯合國維和準則,還應體現中國傳統外交理念,盡量避免前往跨文明衝突地區,盡量避免捲入跨國跨地區衝突,盡量避免執行作戰任務。完成使命,保全自己,慎立危牆,維和行動應成為構建中國新型大國形象的組成部分,為和平外交這個中心服務。唯此,中國參與世界維和之路才能越走越寬,越走越安全。當然,為維和而付出代價既是難免的,也體現了中國對世界和平做出的貢獻,中國要成為負責任的大國,也得過這道關。

  (來源:北京青年報;作者:馬曉霖,博聯社總裁)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