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為了高中狀元 古人科舉作弊手段千奇百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08 11:55:39


  正所謂有考試的地方就有作弊,即便是以公平公正著稱的高考也不例外。從2000年湖南嘉禾爆發恢復高考以來最大的群體舞弊案,到近幾年的高科技作弊器材產業鏈,各種高考舞弊事件層出不窮。去年六月,記者臥底調查了南方某省的高考替考組織,再次將高考舞弊推到大眾眼前。同年十一月,“作弊入刑”被加入新的刑法修正案中,組織高考作弊者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因此今明兩天的高考,作為新法實施以來首次全國性質的大考,被媒體稱為“史上最嚴”的高考。
  
  且不說本次“史上最嚴”高考的最終成果如何,單說這種全國性質的考試作弊,在中國卻是由來已久。自科舉制度從隋代誕生後,平民終於有了一條不用流血就能通往上層階級的道路,於是便有了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進京趕考場景。這個千軍萬馬過的是真正的獨木橋。拿清代來說,三年一次的會試在乾隆五十四年只錄取了96人,而中國人口已經達到三億人。正所謂世界上本沒有作弊,參加科舉的人多了,也就有了作弊。總結起來,科舉考試作弊的手法主要是四大類:請托、槍替、夾帶和冒籍。

  王維鈞:為了科舉作弊,古人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所謂“請托”即通過關係,打通關節,以謀求錄取。這是最方便、也最容易成功的方法,一般來說是達官顯貴子弟採用的手段,正所謂“貴者以勢托,富者以財托,親者以情托”。
  
  “請托”之風盛行於唐代,彼時科舉制度尚未完善,達官顯貴往往憑借權勢地位相托,主考官又迫於壓力無法拒絕。玄宗時期,主考官達奚珣就忌憚國舅爺楊國忠的壓力,錄取其子為明經上第;高宗時期,主考官董思恭收受考生的賄賂後,洩露進士策問試題。
  
  “請托”一定伴隨著考官的徇私或者舞弊。事件敗露後,考官如果上面沒有人兜底,下場往往很慘。比如前文提到的董思恭,在事件敗露後的三司會審(大理寺、刑部、禦史台三司聯合審判)中初判堂前斬決,後董思恭參與揭發他人戴罪立功改判流放嶺南。唐代對參與科舉舞弊的考官懲罰較重,對參與舞弊的考生懲罰較輕,最多也僅僅是判三年刑。量刑小則意味著考生的作弊成本小,因此到了晚唐時候,面對“請托”日盛的科舉考場,屢試不中的詩人杜荀鶴感嘆:“空有篇章傳海內,更無親友在朝中。”
  
  “槍替”顧名思義就是找高手冒名頂替考試,頂替者又名“槍手”或“捉刀人”。此典源於魏武曹操見匈奴使,扮作床頭捉刀人,被匈奴使稱為真英雄。一般選擇“槍替”的考生都是有一定家財、但家財和權勢卻夠不上“請托”的人,自己文章水平不佳,便找文章高手來替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