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江西被淹村莊“抗洪”記:靠天吃飯 無力搬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24 10:28:05


 
  胡民說,早在今年年初,寺西村的村民就知道今年的雨水量可能會很大,所以很多人家都提前準備了桑樹扎成的木排,胡富還特意花1500元買了一艘小船。但是,今年在巡視的時候,大家沒有發現堤壩有任何問題,加上1998年以後,濱田河的堤壩還進行過加高,所以大家是很放心的,沒想到這次“水來得那麼急,一下子就把堤壩給衝開了”。村民說,洪水來之前,沒有接到有關潰堤的任何預警信息。

  沒來得及做什麼準備的村民,一層的家具都被水泡了。大水持續了兩天一夜後,於前天夜里完全退去。昨天上午,家家戶戶都在院子里曬家具,清掃房間里的積水。由於天氣炎熱,又沒有恢復供電,村民只能利用早上比較涼快的時間。到了中午,很多大人都坐在床邊,給午睡的孩子搖扇解暑。

  遷居面臨很多阻礙和顧慮

  陳可介紹說,寺西村是建國以後,本來居住在古縣渡鎮的胡、陳兩個家族,因為人口增加,無田可以耕種,遷居至此形成的村落。屢次發生大面積積水、洪水犯境的事情以後,很多村民也想過遷居,但是也遇到了很多現實的阻礙。

  首先,村民的土地都在寺西村,遷居到別的村莊,意味著失去自己的土地。對於農民來說,不管出去打工多久,土地才是自己的根基。沒有土地,是所有農民不願意面對的。其次,雖然村里的大多數人家住的都是二層小樓,但是很少有村民有財力再在別的村里修建一座房子了,光是購買或者租賃別人的宅基地,就要花很多建房以外的費用。同時,在寺西村的房子也造成了一種浪費。這裡很少有外來人口,村民每家每戶都有房子,不論是租還是賣,村里的房子都很難出手。最後就是在村里居住了這麼多年,村里的人際關係對於村民來說很重要。移居到別的村子,意味著失去所有的人際網,還可能面對別的村子里人排擠。因此,有動遷念頭的村民不少,但是極少有人成功過。

  (來源:京華時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