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廣州嚴守耕地保護紅線 首創“只征不轉”模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24 12:07:01


  中評社北京6月24日電/今年6月25日是全國第26個土地日,今年的主題是“節約集約用地,切實保護耕地”。實際上,節約集約用地是中央和省對土地工作提出的具體要求,也是緩解廣州土地供需矛盾、順利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戰略的必由之路;而保護耕地更是保護我們的生命線,廣州一直以來採取多項措施,切實保護耕地,至2015年底全市各區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際劃定基本農田面積為163.40萬畝,比目標任務增劃1.54%、2.48萬畝。

  集聚發展 緊凑開發黃金三角區域

  根據廣州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到2020年全市建設用地指標僅剩下77平方公里。按照廣州近年年均建設用地增量28.57平方公里計算,不出3年,廣州將無地可用。怎樣做好存量用地的盤活顯得極為重要。

  為此,市國土規劃委根據廣州十三五規劃綱要關於重點打造“三大戰略樞紐”、優化提升“一江兩岸三帶”、合理布局“多點支撐”的要求,積極開展琶洲、金融城、空港、南站等重點功能片區的規劃優化工作。特別對於黃金三角區域(珠江新城、琶洲、金融城),將著力推進世界級總部金融創新產業的集聚發展,引領廣州深入參與全球競爭與國際分工,打造廣州最具活力、動力和魅力的經濟引擎。規劃上通過加密路網、細分地塊、提高開發強度等,使土地利用更為集約節約、高效緊凑。

  以琶洲互聯網集聚區為例,該區域總用地面積30萬平方米。通過對琶洲互聯網集聚區實地規劃對土地儲備、產業規劃、城市設計、土地招商與出讓全過程管控,相關規劃要求融合於“引資”、“引智”、“引技”工作,從而實現區域開發過程中規劃、市場、政策的集成互動。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規劃19個開發地塊,規劃建築面積116萬平方米(含地下約8萬平方米)。通過兩個“加”實現兩個“高”:加大市政公建設施密度和加強城市設計及城市特色營造,實現高強度公共設施投入及高效緊凑型城市社區。目前,互聯網創新集聚區已出讓地塊18宗(僅剩下1宗地塊尚未出讓),淨用地面積約12萬平方米,計容建築面積約100萬平方米,引入了阿里巴巴、騰訊、華多網絡、環球公司、唯品會、小米通訊、複星集團、國美集團、粵傳媒、粵科金融、康美藥業、科大訊飛等共12家企業進駐。

  門檻准入 倒逼產業用地節約集約

  在工業用地方面,《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也明確廣州的工業用地在規模上減量。至2020年,規劃市域工業用地總量為174.6平方公里,較上一輪規劃期末(2010年)規劃總量減少13平方公里。在規模縮減的情況下,繼續維持穩定的經濟增長,必須切實提升工業用地利用效率,建立提升工業用地利用效率的制度規範十分必要。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