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經濟:去杠杆,銀企如何雙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07 10:21:19


(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7月7日電/來自浙江銀監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末全省不良貸款餘額1808億元,不良貸款率2.37%,同比上升0.41個百分點。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不良貸款餘額1900.7億元,比年初增加92.2億元,同比少增74.4億元;不良貸款率2.39%,比年初提高0.02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上升0.17個百分點。

  浙江日報報道,近年來,浙江省一些地方金融風險上升甚至在某些地區集中爆發,成為困擾實體經濟和金融業健康發展的突出問題。如何看待這些不良貸款數據?如何加快去杠杆、補短板,既解決實體經濟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又有效防控地方金融風險?

  轉型陣痛

  “兩鏈”問題有待破解

  一家生產防腐材料的企業,兢兢業業幾十年,發展一直很好,在銀行沒有一分錢貸款,卻輸在了“擔保鏈”上——為他人擔保了7000萬元,最後將自己拖進了漩渦。這些年,浙江這樣的案例并不少見。目前,資金鏈、擔保鏈“兩鏈”風險雖然得到了緩解,但還未徹底解決,成為制約浙江實體經濟發展的一塊短板。只有補上這塊短板,浙江金融才能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才能更好促進實體經濟與金融共贏發展。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兩鏈”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被掩蓋,擔保鏈模式甚至還一度被金融機構作為經驗來推廣。經濟新常態下,浙江率先遇到經濟增速放緩、舊增長動力衰減的問題,“兩鏈”等問題隨之暴露。

  盡管浙江的不良貸款率目前仍較高,但業內人士判斷這和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情形并不相同:表面上看企業的資金風險還在持續暴露,但從深層次看,風險的誘因已經出現明顯變化。經過近幾年的風險釋放,浙江實體企業本身風險已在減少,但擔保鏈風險、惡意逃廢債等因素仍存在,成為造成不良貸款的重要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