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央企重組現兩條邏輯 國企改革密集落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11 10:49:18


  中評社北京7月11日電/傳聞已久的“中國神鋼”即將誕生。6月26日晚間,武鋼股份與寶鋼股份同時發布公告表示,二者正籌劃戰略重組事宜,並於27日起同時停牌。

  相比去年的密集落子,今年上半年央企重組的步伐似乎有所放緩,除卻中國五礦與中冶集團時隔半年召開的重組大會外,鮮有大體量央企之間宣布重組。年已過半,隨著中國鋼鐵業最大重組案“靴子落地”,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下半年央企重組潮的閘門將再次打開,而改革焦點也將從“強強合併”的邏輯向“結構調整”傾斜。煤炭、建材、化工……哪個行業將誕生下一個央企“巨無霸”?

  央企重組要義浮現

  事實上,“寶武聯姻”早有端倪。自一年前寶鋼股份原總經理馬國強擔任武鋼董事長開始,二者合併的緋聞就甚囂塵上。雖然期間雙方數次“辟謠”,就在6月16日的武鋼股東大會上,馬國強還聲稱“針對同行間的併購重組武鋼股份沒有太多機會”,但短短10天之後聯姻即成定局。

  數據顯示,寶鋼以2015年年產粗鋼3493.8萬噸位列全球十大鋼企第5名,而武鋼在2015年的粗鋼產量為2577.6萬噸。據業內估算,兩家鋼企如果此次成功合併,至少具備6000萬噸的年粗鋼生產能力,在全球範圍內將成為數一數二的鋼鐵“巨無霸”。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我國鋼鐵產能近年來大幅擴張,但多集中在低端產品領域,高端製造領域與國際產能相比仍然不具有競爭力。“類比於南北車的合併邏輯,寶鋼武鋼二者重組,能夠實現優勢互補,從而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優勢”,分析人士指出。

  此次“寶武合併”歷經波折最終達成,也可以看作是對政策導向的具體落實——早在2015年3月,工信部就公布了《鋼鐵產業調整政策》,其中明確表示,鋼鐵行業需加快兼並重組,到2025年形成3到5家在全球有較強競爭力的超大鋼鐵集團。

  在產業政策的引導下,近年來央企“強強聯合”的案例並不少見,從2014年底中國中車“橫空出世”,到去年5月份中電投與國家核電重組誕生“國電投”,都印證了中央層面整合資源、做大做強央企的決心。

  “武鋼和寶鋼重組,是基於鋼鐵去產能的考慮”,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今年夏季達沃斯論壇的表態,闡明了此次重組案背後的另一關鍵動機。

  據統計,中國粗鋼實際產能超過12.5億噸,產能利用率不足64%。以寶鋼武鋼為例,目前二者產品雷同造成資源的低效使用,合併後無疑將在統一布局下避免重複生產,此外在物流、銷售等多個方面可以協同增效,減少成本。

  梳理央企合併的主脈絡,如果說去年重組潮多集中在鐵路、航天、核電等優勢行業,那麼寶鋼武鋼的合併則拉開了去產能的序幕。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在接受新華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下半年去產能步伐將明顯加快,央企重組或將集中在供給側改革的主線上,從行業上來看,鋼鐵、煤炭、建材、玻璃等重化工業將是重組高發行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