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北京攻下城市軌道交通尖端技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12 13:17:10


 

  十年積累磨一劍

  全自動駕駛被比作“王冠上的明珠”。外行眼里,全自動駕駛是“無人駕駛”;可實際上,全自動駕駛並不是單指某個裝備的,而是通信、信號、車輛等每一個環節、專業的全自動。

  想要實現這技術不易。這一項創新需要各個專業的積累,這一點的自主化,首先要讓各個環節實現自主化。

  這就不得不提到一份清單。2008年,北京軌道交通行業列出來一份技術清單。對於幾代建設者來說,這份清單並不光彩,它上面細數著我國在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中還沒有實現自主化的技術。

  名單中最難的一項技術叫“CBTC”。也是這一年,北京地鐵2號線率先實現了CBTC信號改造,當年開通的10號線一期也成為了北京首條開通後就啟用CBTC的地鐵線。不過,這兩條線全部採用的國外技術設備。當年還是北京交通大學教授的北京交控科技總裁郜春海回憶,“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外國大公司手中,我們必須自己從零開始研發。”

  2004年,一個大項目正式敲定,市科委等相關部門牽頭啟動了“基於通信的城軌CBTC系統研究”。漫長七年間,僅科委方面的項目支持就分了五期。6年後,北京交控成功研發出自主的CBTC技術,在地鐵亦莊線、昌平線成功上馬,讓中國成為繼德國、法國、加拿大之後,第四個掌握CBTC核心技術並一次順利開通的國家。

  研發之後,自主信號高下立見。郜春海回憶,自主的CBTC信號研發成功後,在價格上的優勢立馬顯現,當時北京地鐵線CBTC招標中,自主信號報價比海外公司便宜了1個億。

  “地鐵核心設備簽約無數,頭回清一色中國人面孔。”2012年,在地鐵7號線三大核心裝備簽約儀式上,市軌道交通建設公司總經理丁樹奎如此感嘆。兩年後這條線路正式開通,也標誌著當年那份不太光彩的技術清單所列山頭已經被一一攻掉:2010年3月,來自北京天樂泰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屏蔽門裝進昌平線沙河高教園站,首次實現屏蔽門系統國產化;7號線上的無線調度通信系統也是我國地鐵線路中首次應用國產技術。

  北京搶占軌道交通海外市場

  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地鐵線接力開通,新技術新裝備分批上馬,換來軌道交通行業的大發展。

  當年苦鑽CBTC技術的郜春海最有發言權,亦莊線後,“北京信號”迅速擴張,陸續拿下成都地鐵3號線、長沙地鐵1號線等多條線路CBTC信號系統總包項目。去年在天津開建的北京交控軌道交通高科技產業園,也將與北京總部相配合,負責精密製造、全場景測試等環節。

  “讓北京地鐵技術抱團‘走出去’!”幾年前,專門有市人大代表、行業專家提出這樣的建議。如今,這個建議正開始一步步實現。

  幾千公里外的越南河內,首條城市輕軌項目就是由總部設立在北京的中鐵六局拿下總承包。幾年間,這條輕軌添了更多“北京元素”。

  而在今年,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通信與運行控制國家工程實驗室落戶北京,未來2-3年,又將建成列車通信與運行控制等創新平台,填補國內基於無線通信的列控系統的技術空白和裝備體系,推進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向安全、高效、便捷、環保的方向發展。

  (來源:北京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