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糧食行業供給側改革意見出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20 09:58:13


  中評社北京7月20日電/據國家糧食局網站7月19日消息,國家糧食局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糧食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加快推進糧食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糧食流通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意見》提出四大目標,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明顯增強,糧食流通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糧食產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糧食產品供給結構更加優化。

  二級市場上,涉及糧食改革的相關個股包括豐樂種業、隆平高科、登海種業、山東章鼓、眾興菌業、荃銀高科、星河生物、神農基因、亞盛集團、金健米業、敦煌種業、新農開發、萬向德農、香梨股份、新賽股份、北大荒、海南橡膠、象嶼股份等。

  從市場表現來看,在17只可交易的糧食改革概念股中,昨日股價實現逆市上漲的個股有11只,占比68.75%。其中,亞盛集團上漲3.85%,荃銀高科(2.46%)、金健米業(2.36%)、北大荒(2.36%)、星河生物(1.22%)、象嶼股份(2.39%)和神農基因(1.21%)等個股漲幅也超1%。

  從業績角度來看,截至昨日,已有9只相關公司披露中報業績預告,其中,神農基因、星河生物、眾興菌業、登海種業等4家公司業績預喜,淨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1601.26%、198.99%、120.00%和60.00%。

  除四大目標外,《意見》還明確了重點任務,包括完善糧食收儲體制機制,加快推動糧食“去庫存”,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推動糧食流通能力現代化建設等,提出全面推動行業信息化建設。具體措施包括,加快推進信息化和糧食行業發展深度融合,廣泛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改造傳統糧食行業,加快推進“糧安工程”智能化升級改造,推動現代信息技術在糧食收購、倉儲、物流、加工、供應、質量監測監管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消除“信息孤島”,實現互聯互通。積極發展“互聯網+糧食”,鼓勵糧食經營企業創新營銷方式,加強“線上線下”融合的電商平台建設。鼓勵糧食批發市場、連鎖超市、放心糧店等開展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糧油網絡經濟,有效拓寬糧食營銷渠道,提高供給效率。完善優質糧食評價標準體系,健全收獲糧食品質測報制度,引導優質糧食生產。探索糧食收購新模式,鼓勵通過優質優價、技術指導、代收代儲等方式,積極引導農民增加優質糧食品種供給,增加種糧農民收益。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望打破政策性收儲的壟斷。借鑒美國的糧食儲備經驗,我國糧食儲備在保持政府直接儲備的同時,將部分糧食儲備任務交由下游擁有完善烘幹能力、倉儲網絡的民營糧商將成為可能;而規模化種植將有利於產業鏈向上游整合,提升農戶對糧商依賴度,從而為糧商成長打開空間,相關個股值得關注。

  在糧食改革相關的利好消息推動下,市場對糧食改革概念股的關注度逐步升溫。據《證券日報》記者觀察,四類受益標的普遍受到機構青睞。具體來看,這四類標的包括:1.生物育種龍頭標的:如神農基因、隆平高科、星河生物等;2.農產品種植標的:如豐樂種業、金健米業、北大荒、新農開發等;3.土地流轉標的:如亞盛集團、海南橡膠等;4.糧食銷售標的:象嶼股份。

  (來源:中國經濟網—《證券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