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世界最早紙幣交子現身G20 專家揭秘起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24 10:06:41


 
  早在宋代就有防偽“水印”
 
  官方印制、統一發行、防偽方式……一系列的舉措表明相對完善的國家紙幣發行機制,在公元11世紀的宋朝已經出現了,比歐洲使用紙幣早幾百年。
 
  當時的交子用紙多取自民間,因此非常容易偽造。隨著交子的大量發行,偽造現象日益嚴重。公元1005年,益州知州張咏對交子鋪進行了嚴厲整頓,剔除劣跡斑斑的奸商和大多數實力不足的中小經營者,轉而由16家有實力、有信譽的富商聯營交子鋪。於是,“私交子”演變成“官交子”,成了全世界最早獲得政府認可的紙幣。到了公元1023年,朝廷設置了“益州交子務”,並派員擔任監官,主持交子的發行。次年,交子成為北宋在川陝一帶的法定貨幣。
 
  宋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監官戴蒙在成都設立了“抄紙院”,由官方設廠生產印造交子用的專用紙張,這是宋朝政府建造的第一家紙幣專用生產廠,雙流因廣栽構樹,成為“印鈔廠”的主要供貨方。後來,宋朝政府把交子改為“錢引”,將管理紙鈔的機關也改稱為“錢引務”。據研究交子的重要文獻《楮幣譜》記載:“所鑄印凡六,曰敕字、曰大料、曰年限、曰背印,皆以墨;曰青面,以藍;曰紅團,以朱。六印皆飾以花紋,紅團、背印則以故事,如王祥孝感、躍鯉飛雀、諸葛武侯、木牛流馬……”意思是,錢引以三種彩色套印制成,印有木牛流馬等各種內容,民間不易偽造,從而大大地提高了紙幣的防偽性能。
 
  交子的“印鈔廠”在哪裡
 
  經過千年,公眾依然保持濃厚的興趣,探尋交子的誕生和它攜帶的密碼。
 
  過去的研究者曾認為,成都東門的“椒子街”應該是當時官方印制“交子”的地方。因為《成都城坊古跡考》對成都東門“椒子街”有這樣的解釋,“一說街名曰‘交子’,以宋代嘗設交子務於此。”
 
  但是有貨幣收藏家對此說法提出了質疑,因為根據《成都金融志》中的文字解釋:“北宋益州的‘交子鋪’實為四川歷史上最早的貨幣金融機構,而益州的交子務則是最早由國家批准設立的紙幣發行機構。”顯然,說紙幣發行機構就是印制地,是沒有依據的。也就是說,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椒子街”就是“交子”的誕生地。由於“交子”誕生已近千年,又無具體的實物考證,只有從文獻資料中查找。
 
  也有學者查閱到《楮幣譜》中有一段文字:“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增1員;掌典10人,貼書69人,印匠81人,雕匠6人,鑄匠2人,雜役12人,廩給各有差。所用之紙,初自置場,以交子務官兼領,後慮其有弊,以他官董其事。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使特置官一員蒞之,移寓城西淨眾寺。”
 
  這段話似乎說明官方發行的“交子”印制地就在城西的淨眾寺,不過經過了千年,成都早已沒有什麼淨眾寺了,怎麼找呢?後來,又有學者進一步考證,原來,淨眾寺最早建於東漢桓帝延熙年間,六朝時名為安浦寺,唐時名為淨眾寺,宋代換名淨因寺,元末明初更名為萬佛寺,明末張獻忠進川後毀於戰火,清代康熙初年重建,仍名為萬佛寺,地址就在成都西門通錦橋側。
 
  交子的“印鈔廠”到底在哪裡?幾乎已無確切考證的可能。對於歷史愛好者和公眾來說,這一直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而在金融史的研究者看來,更重要的是,還原四川交子在中國貨幣史和世界金融史上的地位。

  (來源:四川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