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家:社會保障制度應縮小一次分配差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25 10:16:19


 
  “全賬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不是現階段方向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堅持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完善個人賬戶制度。這明確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方向。宋曉梧表示,在多年試點停滯不前的情況下,名義賬戶制成為一種比較務實的選擇,但如何設計名義賬戶,學術界仍存在很大爭議。

  有的學者提出將單位(工資總額的20%)和個人(工資收入的8%)繳費全部納入個人賬戶,實行28%零統籌的名義“全賬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宋曉梧認為,這是把初次分配的差距擴展到基本養老保險這一再分配領域,完全與社會保障的公平性、共濟性南轅北轍。

  除了名義“全賬戶”方案與當前社會保障制度應提高共濟性相悖這一方向性錯誤外,其方案本身的內在邏輯也被許多社會保障學者質疑。

  其一,在借鑒國外經驗方面,只談瑞典17%大名義賬戶的優點,而無視其存在的問題。有學者就指出,瑞典的名義個人賬戶模式要解決的社會問題與我國現存的社會需求不符。瑞典多年來崇尚社會平等,福利國家強調勞動力的去商品化,向所有人提供均等化的養老金。在產業結構變化,國家能力下降的條件下,僅有1000萬人口的高素質國民集體要求,通過改變公共養老金的計算方法,鼓勵個人繳費,這不失為一種制度性嘗試。宋曉梧表示,我國的收入分配差距比瑞典高一倍,卻偏要設計比瑞典還要大10多個百分點的名義個人賬戶,如此不顧及國情,實有邯鄲學步之嫌。

  其二,設計“全賬戶”、“大賬戶”的學者和支持這一觀點的部門領導,一方面竭力宣傳“全賬戶”對職工的激勵作用,一方面又堅決反對個人賬戶繼承。宋曉梧認為,建立“全賬戶”的激勵作用與“個人賬戶餘額不繼承”的負激勵設計完全自相矛盾。宋曉梧認為,對職工來說,擴大個人賬戶規模不如提高賬戶利率更有激勵作用,正如存款利息提高比多存款的激勵作用大得多。而這一設計更是無法體現社會公濟,因為低收入組人群較高收入組人群的平均壽命短,總體上必然造成低收入群體的社保福利向高收入群體逆向轉移的問題。

  宋曉梧表示,在我國一次分配差距已經過大的情況下,完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堅持公平、共濟性的原則不能偏離,堅持縮小而非擴大初次分配差距的方向不能偏離。把現在職工繳納的8%個人賬戶改為名義賬戶就可以達到較平穩過渡的效果,如果能將個人賬戶縮小到5%,則社會共濟性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同時應堅決實施基礎養老金的全國統籌,推進分步式延遲退休年齡,夯實繳費基數,加快農民工市民化進程以擴大繳費基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