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五問“海綿城市”:如何讓城市不再看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25 10:23:06


 
  海綿城市的本質追求和階段特征是什麼?

  答:過去在水利裡面有“防洪排澇”這個詞,在城市裡面我們過去只有排水,沒有“澇”這個說法。為什麼現在澇變得嚴重?就是城市發展過程中,先地上後地下,基礎設施欠賬太多的結果。

  內澇反映出城市與水的緊張關係,城市在擴張,水泥堅固的表面也是不滲水的硬殼。以北方為例,城市開發後,下滲的比例急降到三成,更多的雨水成為徑流,在街道上流淌。更糟糕的是,大雨停歇,“海”潮退去,城市的硬殼之下埋藏著巨大的地下水漏鬥,水資源告急。快速城鎮化的中國,城市硬殼正在擴張,大量新增建築矗立在被填的湖泊和濕地,即城市海綿的天然氣孔上。

  微觀層面上的景觀技術仍需追趕,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我們仍然存在很多“欠賬”。目前即使完全依照美國或日本的樣板,也很難避免看海的命運。

  程曉陶表示,海綿城市一定是構建三個尺度的系統。不僅有社區尺度,現在做的工作都在這個尺度上,但實際上我們還有城市尺度的措施,還要有流域尺度的措施,只有這三個尺度匹配起來,才能解決城市受淹的問題。現在缺少良性互動機制,出了事部門之間互相扯皮,政府和群眾之間也沒有形成良性互動機制,就是互相的指責。現階段一定要抓大放小,而不是抓小放大,而且是部門合作,循序漸進,要有一個良性互動的機制。

  海綿城市的本質應該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構建良性的水循環體系,而非碎片化的人造景觀。為什麼碎片化,大家以實現高指標為目標,而不是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現在最突出的問題不是小雨不積水,而是關係民生的大雨不內澇和水體不黑臭,這個只有靠持久戰和良性互動才能逐步解決。否則我們花再多的時間還是繼續在走彎路。

  在建設海綿城市的過程中與國外現狀有哪些不同?

  答:程曉陶表示,首先,亞洲降雨條件跟歐美降雨條件不一樣。其次是我們社會發展階段不同。發達國家已經處於發展的平衡態勢,他們全部的目標是要“維持已有平衡”。但我們不是,中國處在爬坡階段,還只爬到了一半。這些年城市迅猛擴張攤大餅,大量新增的城區就是濕地、湖泊填出來的。因此,與發達國家不同,我們的問題是要“構建新的平衡”。

  另外,美國在五六十年代也經歷快速發展階段,他們地上地下是同步的,沒有基礎設施欠賬太多的現象,但到了70年代,發現一個新問題,就是雨水通過排水管網更快更多排到河裡去後,出現了洪峰流量倍增、峰現時間提前的現象。於是70年代搞最佳雨洪管理實踐,目標就是削峰和減污,主要依靠大型工程措施。90年代針對城市面積擴大後外排水量增多的問題,又從源頭控制搞海綿城市這些分散、小型、綠色的措施。可見,美國是在前期20年雨洪管理實踐基礎上,再用低影響開發理念來解決問題。而我們是在前期欠賬多的情況下,希望用“海綿城市”這個概念解決嚴重的水問題,於是出現了一個成本非常高的現象。

  國外有哪些好的經驗可以借鑒?

  答:人口密集的日本東京早年間發展“顧地上不顧地下”,飽受內澇之苦。上世紀90年代,日本建築法修訂案規定大型建築必須建設地下雨水儲存池和再利用系統,東京地標建築、世界第一高塔“天空樹”的蓄水池能儲存7000噸雨水。東京的巨型地下分洪工程竣工於2006年,這座人們腳下的宮殿有近7層樓高,立柱林立。而位於地下50米處的隧道一頭連接東京下水道,一頭流入江戶川,暴雨突發時,城市雨水可以由大型抽水機排入大海。

  除了基礎工程的建設,日本在教育上也頗下功夫,力爭提高全民的積極性。

  程曉陶表示,其實日本城鎮化進程也曾達到我們這樣的速度,只是沒有我們這麼大的規模而已。為解決城市內澇,2003年出台了一個治理城市內澇的法規,把這個責任歸結為全民的責任。每一個單位、家庭都有義務要將雨水留下來。不要因為自己的開發改為家庭的排放,導致外排的流量增加。

  日本的模式是構建一個包含各相關部門的任務分解框架,各部分針對要解決的問題分頭制定具體的實施計劃,每個部門做自己熟悉的事,但是大的目標是一致的。於是形成了總體目標的優化分解,實施方案的優化遴選,實施力量的優化組合,循序漸進,這樣才有利於因地制宜,良性互動,逐步實現治理的目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