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艦挑釁又訪華,中美博弈白雲蒼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11 09:16:50


  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本福德”號驅逐艦8日到訪了中國海軍北海艦隊設在青島的軍港,這是南海仲裁案之後美國軍艦首訪中國,美太平洋艦隊司令斯威夫特也於同日飛抵青島。這被看成是中美緩和近來緊張關係的一個信號或者契機。

  所謂“仲裁結果”公布之前,曾有兩艘美國航母同時出現在南海地區,被認為是華盛頓炫耀武力,在向中國施壓的同時,鼓舞其亞太盟友。然而中國對美方秀肌肉予以了蔑視,中方在“仲裁結果”出爐前後在南海開展了大規模軍演,中國空軍開始對南海進行常態化戰鬥巡航,中美之間的“較勁”堪稱是近年來最明顯的。

  但這些不是中美關係的全部,甚至也難以代表中美軍事關係的全貌。不久前美國還是邀請了中國海軍參加環太平洋軍演,而該軍演是美國同“盟友”之間的活動。此次美艦訪問中國是早就安排的,它也如約執行了。

  沒人能完全看懂白雲蒼狗般的中美關係,連中美外交官和軍事將領們恐怕也要不斷琢磨:對面的這個國家究竟是誰?我們顯然不是“美國和蘇聯”,但也不可能成為“美國與英國”或者“中國與日本”。

  對中國人來說,我們大概既不能僅僅牢記“拉森”號驅逐艦在南海挑釁的樣子,也不應“本福德”號一來中國交流示好我們就“好了傷疤忘了疼”,我們不能被美軍的某個單一姿態迷惑了。無論中國人還是美國人都需承認,中美關係就是無法斷然定性的,它很獨一無二,並將繼續在未來不斷被塑造。

  中美越來越相互提防,這一點看來很難破解。那麼中美大概都需接受對方對自己的防範之心,不將對方純粹的防範性行動看成大逆不道。中美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軍事競賽,雙方都應培育自己針對這種局面形成較強的心理承受力。

  兩國社會都需了解,守成大國與崛起大國能夠像中美目前這樣相處,已經是人類大國興衰史上最文明的一幕了。中國人應當看到,美國還算是個“講些道理”的霸主了,它對“遏制中國”沒有使出極端的狠招。美國人也應承認,中國是個理性、謹慎的崛起大國,它既沒有學德國、日本,也沒學蘇聯,對美國利益給予了相當多尊重和照顧。

  中美都覺得安全利益遭到對方挑戰,但實話說,中國的不安全感要遠大於美國,或者說美國沒理由感到比中國還多的不安全。在未來很漫長的時間裡,中國沒有對美發動全面挑戰、攤牌的實力,美國的不安全感中有更多“庸人自擾”的成分。

  中國必將加快國防現代化的步伐,努力縮小同美國之間的軍力差距。其中發展對美戰略威懾能力應是首當其衝的。美方不應將這視為中國的敵意,美國不應追求永保對其他國家壓倒性的軍事優勢,戰略均勢通常是支持和平的元素,尤其是在核時代。

  北京決沒有奢望憑借自己的軍力“稱霸亞洲”,無論南海還是東海發生的事情,都沒有超出“領土糾紛”的範疇,那裡的摩擦不是中國意在顛覆世界秩序的“前哨戰”。

  中美的摩擦大概少不了,能不能管控好那些摩擦,取決於中美的整體戰略意志。不斷有人描述中美因為一線軍人擦槍走火而導致兩國走向軍事衝突的可能性,這是因為圍繞南海的博弈導致了兩國對彼此戰略意圖的猜忌有了失控傾向,一些人懷疑中美都憋了一股勁想要“嚇退對方”。

  中國人美國人都不想打仗,除了各自社會一些簡單的情緒發洩,兩國顯然都沒有認真開展中美交戰的物質和心理準備。既然如此,雙方就都應努力避免製造自己準備“用軍事解決問題”的外部誤判。相互尊重對方的核心利益,中美願不願意都應學著那樣做。

  (來源:環球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