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南海主權 有“志”為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16 09:13:58


  中評社北京8月16日電/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歷朝歷代的志書中都明確記載著中國人最早發現、最早命名、最早開發利用、最早並持續、和平、有效地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行使主權和管轄權。這是鐵的事實,無可辯駁與混淆。

  最早發現和命名

  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中國人已經在南海領域活動。東漢楊孚《異物志》記載:“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徼外人乘大舶,皆以鐵錮之,至此關,以磁石不得過。”三國吳謝承《後漢書》載:“交趾七郡貢獻皆從漲海出入。”三國吳萬震《南州異物志》稱:“東北行,極大崎頭出漲海,中淺而多磁石。”以上記載中,“漲海”即為今日之南海,此稱呼一直延續到南北朝。《梁書》卷54《海南諸國列傳》“幹陁國在南海洲上”(今蘇門答臘),已開始使用“南海”名稱。至唐宋,記載“南海”的古籍漸多。這說明,遠在1500年前中國人已經認識南海及南海諸島。

  隨著我國古代航海技術的提升,南海諸島地名從整體泛稱逐步演化為群組命名。北宋曾公亮主編的《武經總要》載有“王師出戍”至“九乳螺石(州)”(即西沙群島,主要指永樂群島一帶),首次出現了群島名稱,也是西沙群島被首次命名。宋吳自牧《夢粱錄》及以後許多典籍把西沙群島稱為“七洲”,其海域叫做“七洲洋”(主要指宣德群島一帶)。《宋會要輯稿》“真理富國”條載首次出現“萬里石塘”之名,成為南沙群島的最早命名。南宋周去非《嶺外代答》載,南海有“長沙、石塘數萬里”,首次指出了以沙島為主的“長沙”(西沙)和以環礁為主的“石塘”(南沙)。南宋趙汝適《諸蕃志》、王象之《輿地紀勝》和祝穆《方輿勝覽》均把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分別稱為“千里長沙”、“萬里石塘(床、堂)”。

  南海諸島地名到了元朝,特別是明清兩代變化較大。如元汪大淵《島夷志略》中的“萬里石塘”已經不是泛指南海諸島,而是把南海諸島同大陸構成一個整體。明茅元儀《武備志》轉載1430年成圖的《白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其中有繪在東邊的“石星石塘”,繪在西邊的“石塘”,而“萬生石塘嶼”則繪於兩者中間偏南,面積比“石塘”大。按三者位置關係及所使用的符號形狀、大小來考證,“石星石塘”應指中沙群島,“石塘”指西沙群島,“萬生石塘嶼”指南沙群島,說明南海諸島已明確劃分成三個群島。明顧岕《海槎餘錄》載:“千里石塘在崖州海面之七百里外,……萬里長堤出其南。”此時的“千里石塘”應指西沙群島一帶島礁,而“萬里長堤”當指南沙群島。“萬里石塘”說成“萬里長堤”,“塘”“堤”義同,應為同一說法。

  清代的《廣東通志》《瓊州府志》和《萬州志》都有“長沙海、石塘海,俱在萬州城東海外洋”的記載,分別指西沙和南沙所在海域。覺羅保滿《西南洋各番針路方向圖》《東洋南洋海道圖》都以“氣”指東沙,“長沙”指西沙,“石塘”指南沙。陳倫炯《海國聞見錄》載:“南澳氣,居南澳之東南”,“古為落漈”;“氣懸於海中,南續沙垠,至粵海為萬里長沙頭。南隔斷一洋,又從南首複生沙垠,至瓊海萬州,曰萬里長沙,沙之南又生嶁岵石,至七洲洋,名曰千里石塘”。此處“南澳氣”,古為“落漈”,今為“東沙”。《海國聞見錄》附圖《四海總圖》標繪有“氣沙頭”、“長沙”、“七洲洋”、“石塘”四個地名,分別指代東沙、中沙、西沙、南沙四個群島。此時,南海諸島分成四大群島之概念已經形成。

  清初學者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載到:“炎海善溢,故曰‘漲海’。”反映出古人已經觀察到南海的潮汐現象。南海在古代除了稱為“漲海”、“南海”、“炎海”之外,還有“朱崖海”(晉郭璞注《山海經》、唐李善對晉左思《吳都賦》注)、“大洲洋”和“瓊洋”(《崖州志》《瓊州府志》)、“瓊海”(清陳倫炯《海國聞見錄》《瓊州府志》)等。對南海諸島的稱呼,除了上述“漲海崎頭”、“珊瑚洲”之外,還有“木飲州”(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等。1842年清鄭光祖《醒世一斑錄》中的《中國外夷總圖》,以“落漈”標注東沙群島,“東沙”標注中沙群島,“西沙”標注西沙群島,“石塘”標注南沙群島。1887年徐雅蓀《洋防說略》載廣東海道,萬里長沙“自萬州迤東直至南澳”,千里石塘“自萬州迤南至七洲洋”。此處“萬里長沙”指東沙、中沙和西沙群島,“千里石塘”則指南沙群島。

  最早開發

  早在秦漢時,中國先民就在南海從事漁業活動和航路開辟。到漢代已形成一條海上絲綢之路,絡繹不絕的商船從今廣東徐聞、廣西合浦出發,經南海駛向印度、斯里蘭卡,中轉後直至古羅馬。唐《元和郡縣圖志》中記載:“漢置左右候官在徐聞縣南七裡,積貨物於此,備其所求以交易有利,故諺曰:‘欲拔貧,詣徐聞’。”

  晉代,張勃《吳錄》中記載在南海開發採取了大量的珊瑚、玳瑁。隋唐時期,由廣州經南海、印度洋,到達波斯灣各國的航線,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唐時我國東南沿海有一條通往東南亞、印度洋北部諸國、紅海沿岸、東北非和波斯灣諸國的海上航路,稱“廣州通海夷道”,這便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最早叫法。到明初鄭和下西洋時,這條海上絲綢之路已發展到巔峰,而其主要航路就經過今天的南海海域。

  清謝清高《海錄》載:由廣東前往爪哇有兩條航線,其中“外溝”線由西沙東側航行,“出萬山後向南行少西,行約四五日過紅毛淺,有沙坦在水中,其極淺處,止深四丈五尺”,“到地盆山,與內溝道合,萬里長沙在其西”。按方位、行程和水上情況等數據判斷,“紅毛淺”是指整個中沙群島,“沙坦”指暗沙群。文中又載,船由呂宋來,“西行五六日,經東沙”,“東沙者,海中浮沙也,在萬山東,故呼為東沙”。

  另外,海南文昌、瓊海等縣許多去西沙、南沙捕魚作業的漁民及其後裔保存下來的《更路簿》,對西沙和南沙群島航行水路記錄得十分清楚。這些記載為當地漁民生產作業留下了重要參照。

  最早行使主權和管轄權

  南宋趙汝適《諸蕃志》記載:“海南,漢朱崖、儋耳也……唐貞觀元年,析為崖、儋、振三州,隸嶺南道。五年,分崖之瓊山置郡……貞元五年,以瓊為督府,今因之。……至吉陽,乃海之極,亡複陸塗。外有洲,曰烏裡,曰蘇密,曰吉浪。南對占城,西望真臘,東則千里長沙,萬里石床(塘)……四郡凡十一縣,悉隸廣南西路……”此段文字說明,我國從唐代開始就將南海諸島劃歸廣南西路行政管轄。

  南宋《瓊管志》也提到“千里長沙、萬里石塘”屬“瓊管”。明《元史·地理志》及清魏源《增廣海國圖志》之《元代疆域圖敘》則記載元代疆域已包括南沙群島,說明至遲於元代開始,南海諸島就被完整納入中國版圖。明清兩代,南海諸島則被明確列入廣東省瓊州府萬州(今海南省萬寧市、陵水縣境)管轄,並翔實記錄在地方志中,如明正德年間唐胄的《瓊台志》、清金光祖《廣東通志》與賈棠《瓊州府志》等。清郝玉麟《廣東通志》記載:“萬州三曲水環泮宮,六連山障,州治千里長沙、萬里石塘,煙波隱見。”這裡的“千里長沙”、“萬里石塘”即指包括西、南沙群島在內的南海諸島。

  清乾隆年間《泉州府志》記載:“吳陞……擢廣東副將,調瓊州。自瓊崖,歷銅鼓,經七洲洋、四更沙,周遭三千里,躬自巡視,地方寧謐”,表明當時西沙群島海域由廣東省海軍負責巡邏。據第一輪《廣東省志·人物志》記載:“李准,字直繩,四川鄰水人。……後歷任候補道員、提調、總兵、廣東水師提督。……宣統元年四月(1909年5月),兩廣總督張人駿派時任廣東水師提督的李准率170多人分乘‘伏波’、‘琛航’、‘廣金’三艦到西沙群島進行一個月的巡視勘察,對各島嶼逐一命名,勒石竪旗,並在伏波島(晉卿島)上放養雌雄牛羊,提出開發西沙群島計劃八項。同年,清政府核准計劃,並擬在東沙島設燈塔,又於宣統二年頒布試辦東沙島‘章程’,並擬訂招募漁人試辦漁業‘章程’。”

  1935年“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第一次公布了132個中國南海各島嶼地名,如東沙島(今東沙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今中沙群島)和團沙群島(今南沙群島)等。同年5月,廣東省開始在東沙島批商承辦設處管理,並明確將東沙島改名為東沙群島。1947年12月1日,172個南海諸島地名被正式公布,如南海諸島(四大群島總稱)、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前稱“南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前稱“團沙群島”)等,且大群體下又分小群體,層次較多。《南海諸島位置圖》和《南海諸島地理志略》也被同時編制。1948年2月,傅角今主編、王錫光等人編繪的《中華民國行政區域圖》將《南海諸島位置圖》收入其中,並在中國南海地圖上正式標出U形斷續線。作為現代中國南海地圖的重要藍本,《南海諸島位置圖》為南海海域劃界、定名和如今中國堅持南海主權“九段線”提供了法理依據。

  1983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授權中國地名委員會公布《我國南海諸島部分標準地名》,共287個。較之前增加地名115個。此次命名,除對島、沙洲、礁、暗沙、灘和石命名外,首次為“水道”(漁民稱為“門”)正式命名。

  從以上各方史料可以看出,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任何基於非法仲裁的主張和行動都無法否認這一事實,南海主權屬於中國證據確鑿,公理昭昭。

  (執筆人:陳旭 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