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全球首顆量子衛星:邁向“絕對安全”的大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16 11:09:51


 
  (4)天地一體化的量子通信網絡

  ——向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衝擊

  那麼,為何我國能先於歐美而發射量子衛星?潘建偉說,當大多數人仍致力於實驗室內部的原理性演示時,他們的團隊已經開始思考如何能夠在太空中實現量子信息傳輸,並早在2003年就初步構想了量子衛星計劃——“在行動上,我們並不落後於其他國家”。

  如今,衛星成功發射。不少門外漢經常有一種誤讀,即衛星上了天,就意味著關於量子衛星的事情到此結束了,但事實上,對科學家而言,衛星上天後,量子通信之路才剛剛開始。

  “這不僅是因為量子衛星需要在未來兩年做各種天地之間的實驗,更是因為,要實現全球化量子通信,還需要長期的努力,特別是需要多顆衛星的組網。”量子衛星科學應用系統總師兼衛星系統副總師、中國科大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研究員彭承志說。

  彭承志認為,在首顆量子衛星發射成功、衛星組網的關鍵技術得以突破後,中國還將發射多顆衛星,計劃到2020 年,實現亞洲與歐洲的洲際量子密鑰分發,建成連接亞洲與歐洲的洲際量子通信網;到2030 年左右建成全球化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

  而根據潘建偉的設想,衛星成功發射之後,同樣由他牽頭承擔的世界上第一條遠距離量子通信保密幹線“京滬幹線”,也將於今年下半年開通。

  屆時,一星一地,交相呼應。

  潘建偉說,這兩大工程的配合,有望實現高速星地量子通信、並連接地面的城域量子通信網絡,初步構建成我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通信網絡雛形,並最終將目標設定為建立一個覆蓋全國甚至覆蓋全球的廣域量子保密通信網絡。

  他還表示,隨著中國科技的迅猛發展,他相信量子通信將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輻射千家萬戶。“期盼在我有生之年,能親眼目睹以量子計算為終端、以量子通信為安全保障的量子互聯網的誕生。”他說。

  (來源:中國青年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