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出海併購“中國溢價”被狙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19 09:49:21


 

  此外,中資機構布局網絡不全、專業化投行服務難以跟進企業需求,也成為企業和中介機構之間形成鴻溝的重要因素。“實際上我們在香港、日本、韓國等地區的國際化業務布局已經非常成熟,旗下的團隊對當地產業鏈和優質資產資源的熟悉度也相對比較到位,企業走出去的目標國定位在這些區域的話,相信這種缺位的情況會減少很多。”上述華南券商機構負責人表示,目前國內多數券商國際化業務的布局還遠未達到全球化的布局,對於很多中資企業的要求也無法滿足,需要重新制定國際化市場戰略,調整角色來滿足企業出海投資的多元化需求。

  中資買家防範併購風險 券商提速國際投融資服務

  儘管中國企業“走出去”漸成潮流,但在跨境併購的進程中,往往由於多種因素而令收購計劃折戟海外市場。據部分海外咨詢機構的調查數據顯示,全球海外併購案例中70%的併購案例將會歸於失敗,而完成的70%案例則難以達到預期目的。據麥肯錫統計,中國67%海外收購案以失敗而告終。而過去幾年,從國內大型企業併購效果來看,不乏出現大型企業併購海外資產兩至三年後,虧損數十億元的案例,很大程度上與併購後整合失敗有關。

  “很多時候,中國企業走出去過於激進,忽視了海外市場的複雜性,沒有做足功課就匆忙下決策去海外投資,但在收購海外的進程中,既可能因為不熟悉國際市場遊戲規則而遭遇外方企業的敵意,同時也可能由於不熟悉當地法律法規或者文化風俗,引發輿論質疑,從而遭到各種限制,甚至令整個收購受到被動,給企業也帶來不小的損失。”一位中資投行負責人對中資企業海外併購遭遇的諸多陷阱如此評述。

  上述券商人士建議,中國企業在實施海外併購戰略之前,需要謹慎評估和決策,設置相關條件再進行戰略實施,同時不能將海外併購資產簡單理解為資產的嫁接和轉移,將併購和整合分裂開來,只有充分預估風險,才能提高海外併購的成功率。“比如在海外併購過程中,可以避開對中國並不友善的國家,其收購規則也不複雜,中介機構通過幫助企業尋找優質標的、制定交易策略、提供談判服務等方式介入交易過程,為企業在資產收購進程中掌握主動權,其標的資產最終的溢價也不會太高。”

  在機構人士看來,券商國際化業務的拓展實際上離不開企業客戶自身走出去的步伐,在海外併購領域方面,還需重新定位和布局市場,加快提升投融資服務,尤其在專業服務能力方面需要大幅提升空間,以適應當前企業出海併購的市場化趨勢。

  “與銀行業相比,投資銀行在交易結構的設計、財團、債券等多元化的融資上具有優勢。券商機構需要加大對國際業務布局,積極創新金融合作模式,深入了解國際市場,將自身打造成投融資渠道的超級聯絡人,在企業出海的進程中發揮重要角色。“上述券商機構認為,在未來國際化業務的布局中,不排除和國外投行搭建合作網絡的可能,通過發揮國內和國外投行各自的優勢,來滿足中資企業客戶與海外市場對接的多元化需求,同時規避海外併購進程中的相關風險。

  (來源:中國證券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