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去中華化”:蔡英文文化政策芻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04 00:24:56


 
  “文化台獨”政策實施階段及目標由
  “去中國化”上升為“去中華化”

  如果我們將認同文化、血緣意義上的中華民族稱之為“文化中國”認同,將認同兩岸同屬具有主權、領土等政治意涵上的一個中國稱之為“政治中國”認同。從島內各項相關民調結果來看,我們會發現島內認同呈現出“文化中國”認同與“政治中國”認同顯著分離的趨勢:

  台灣整體人群的“文化中國”認同長期保持高水準,但三十歲以下群體的認同已出現下降趨勢。台灣競爭力論壇針對台灣民眾“國族認同”的追蹤調查結果顯示,島內民眾對“中華民族”的認同非常高,大致保持在八成左右的高水準。另一方面,“政治中國”認同則普遍呈下降趨勢,認同自己為台灣人或認同兩岸屬於“一邊一國”關係的比例均呈明顯上升趨勢。台灣政治大學的調查顯示,二十餘年來島內認同自己為“中國人”的比例一路下滑,從1993年最高的26.2%下降至2015年的3.3%,認同自己既是“中國人”又是“台灣人”的比例也出現顯著下滑,從1995年最高值49.3%下降至2015年的33.7%,而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卻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在2015年已接近六成。島內其他民調在具體問題設計與資料有所差異,但島內民意結構“偏獨”的整體趨勢基本一致。對此,不少大陸學者也予以承認,如黃嘉樹認為民進黨已經得到主流民意的支持,其能在選舉中獲得大勝,與島內“偏獨”的民意結構有關。

  如果按照研究者普遍的看法,認為島內對“政治中國”認同的不斷走低與李登輝、陳水扁所實施的“文化台獨”政策密切相關,則客觀而言,從當前島內民意結構以及藍綠政治實力對比來看,李登輝、陳水扁的“文化台獨”政策已初步實現了自身政策目的。

  對於島內民眾特別是青年群體身份認同的發展趨勢,有學者指出,台灣青年人已經從主張“一族一國”(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堅持“統一”(完成國家統一)的信念者,變成了李登輝鼓吹“一族兩國”(一個民族、兩個國家)的支持者,現在正朝“兩族兩國”(兩個民族、兩個國家)在走。可見民進黨再次執政後,必然會進一步夯實“台灣民族主義”或“台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社會文化基礎。而從蔡英文的文化政策論述中,我們可清楚看出其政策目標已由改變島內民眾的“政治中國”認同提升為改變民眾的“文化中國”認同,也就是由“去中國化”升級為“去中華化”。具體而言,蔡文化政策的目標在於改變島內民眾對“台灣是以中華文化為主體的多元文化”的認知,使“台灣為主體的多元文化”觀念逐步紮根;同時,在文化發展脈絡上極力擺脫中華文化圈影響,向所謂的“南島語族”、“南島文化太平洋聯盟”靠攏。

  蔡英文“文化台獨”政策具有相應空間
  影響力和破壞力不容低估

  當前,在兩岸交流過程中,很多人均強調兩岸文化同根同源,中華文化已經在台灣根深葉茂,其主體地位難以動搖。的確,文化傳承因群體自發秩序的存在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正如台灣社會遭遇了五十年的日本殖民統治,其基層社會仍相對完整的保留了閩南文化特質。另一方面,則必須指出自上而下的文化政策對文化發展與傳承也具有巨大影響力。相關資料顯示,1945年台灣光復時,受日本殖民文化政策影響,島內能熟練使用漢語和中文的人非常少,日語的普及率反而非常高。而今天台灣社會所展示出的中華文化特質,在某種意義上講,正是國民黨退台後自上而下強力推行中華文化的結果。因此,應對蔡英文所實施的“文化台獨”政策保持高度警惕性,特別是當下存在相應的政策空間,未來政策效果值得長期關注。

  (一)“文化台獨”政策已成為蔡“柔性台獨”政策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

  蔡英文上台後,全面實施所謂“柔性台獨”政策路線。值得注意的是,蔡的“柔性台獨”政策是一個涵蓋兩岸、政治、經濟、文化、涉外等諸領域的政策體系,具有“內外有別,剛柔並濟,分進合擊”的特徵。在兩岸領域,蔡堅持對“九二共識”的模糊態度,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但在涉外方面,身段柔軟,如低姿態參與WHA大會,試圖“維持現狀”、蒙混過關;在島內政治領域,堅決對國民黨進行全方位打擊,一方面對“本土藍”進行利誘收編,另一方面則通過所謂“不當黨產處理條例”和“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對國民黨進行“抄家滅族”式打擊;在經濟領域,不惜違背市場規律,全力與大陸切割,強推“新南向政策”並極力向美日主導的TPP靠攏,只為維護台灣所謂“經濟自主性”,並為政治上的“疏中離中反中”背書。

  客觀而言,蔡英文與民進黨在政經層面推行的各項“柔性台獨”政策,受主客觀諸多因素制約,未必有顯著效果。例如,若蔡英文在“法理台獨”上走太遠,必會遭遇大陸甚至美國聯手打擊,而蔡英文力推“新南向政策”也極容易被大陸的“一帶一路”戰略以及更有力的台商政策抵消,民進黨思茲念茲的TPP更面臨美國政壇更替等諸多不確定因素。因此,綜合考慮,“文化台獨”在某種意義上成為蔡英文以及民進黨能做且很有可能做出明顯效果的不二選擇。有研究者就指出,在政治台獨無法一步到位的條件下,文化台獨似乎成為台灣內外約束條件下的理性選擇。

  另應注意的是,當前島內政治生態已發生重大變化,民進黨實現了全面執政,藍營卻還未展現出谷底爬升的氣勢,這意味著民進黨長期執政的可能性大,“文化台獨”政策將得以長期實施。可以預見,“文化台獨”政策在短期內難以得到自上而下的撥亂反正,相反卻有可能隨著島內統獨勢力的此消彼長而被固化,使得“文化台獨”理念在島內逐步蔓延、紮根,潛移默化成為一種島內社會默認甚至接受的事實。

  (二)以社區營造為政策抓手,實現文化層面的“再造新血”

  認同源自集體記憶,集體記憶本身既可以是宏大的、標誌性的、規範意義上的,也可以是零碎的、分散的和日常性的。前者如兩岸共同傳統節日(端午、中秋、農曆新年)、傳承的各類歷史文化典籍、使用的漢語言文字,後者包括民眾在日常生活的體驗與感受。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李登輝、陳水扁持續實施“社區營造”政策,鼓勵基層社區自下而上申請經費以從事社區文化建設。該政策的主要目的就在於“造人”,通過以文化為中心的社區建設塑造出“國家公民意識”和“共同體意識”。台當局的社區發展政策鼓勵各種民間文史工作室和社區發展組織,挖掘各地“鄉土民俗”,將當地的歷史、語言、習俗等傳統文化符號以“愛家鄉”、“愛台灣”等名義編織進入“台灣主體認同”,大力宣揚“吃台灣米喝台灣水就要認同台灣”的文化邏輯。

  同時,社區文化建設與李、扁推行的“去中國化”文化教育相配合,把中華文化符號從社區文化建設中刻意抽離甚至直接省略、虛化,置換為根植於本土、來源自日常生活的集體記憶,進而催生出“知道家鄉在這裡卻不知道中國在哪裡”的認同結果,逐步生發出具有濃厚分離意識的“台灣主體認同”。由於這個過程具有自然性、親民性等特徵,且從島內民眾愛鄉土、愛家鄉的樸素情感出發,因此對普通民眾的影響巨大且難以抗拒,對塑造島內民眾身份認同而言不啻於一場“寧靜革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