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媒稱中國製造業已失去勞動力優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9 09:24:50


  中評社北京8月29日電/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8月26日發表題為《為何中國無法擁有下一代製造業》的文章稱,在經歷30多年的高速增長後,隨著薪酬不斷上漲、勞工糾紛和環境破壞,中國不再是一個吸引西方企業遷入製造業的地方。技術也已消除了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所以企業正想方設法將其高附加值的製造業遷回美國和歐洲。

  文章稱,中國很清楚它已失去了優勢,中國意欲利用過去曾為本國創造了公平競爭環境的技術來為它帶來一個新的戰略優勢。去年年初,中國啟動了一個被稱為“中國製造2025”的十年計劃,旨在用先進的製造技術,譬如機器人、3D打印和工業互聯網,使工廠實現現代化。隨後,在去年7月,中國啟動了另一項國家計劃——“互聯網+”,即“將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與現代製造業相結合”。

  中國已經將該計劃作為國家優先發展戰略,並進行了大量投資。僅廣東一個省,就劃撥資金約1500億美元(約合1萬億人民幣),用工業機器人裝備其工廠。然而,中國不可能憑新一代製造業取勝。過去它通過提供大量補貼、廉價勞動力和寬鬆的監管,建立了製造業優勢。隨著機器人和3D打印等技術的誕生,中國已無優勢可言。

  文章稱,畢竟,美國的機器人和中國的機器人工作一樣努力。它們也不抱怨或加入工會。它們耗費一樣的電量,同樣完全按指令工作。對美國企業來說,從世界各地運輸原材料和電子元件到中國,讓機器人把它們組裝為成品,然後再運回美國,完全沒有經濟意義。美國企業可以用差不多一樣的成本在本地進行生產。而且,去掉了運輸環節,原本要花幾周完成的事情,在美國當地幾天就能完成。

  中國的大多數機器人也不是在中國國內生產的。美國東西方中心的迪特爾·厄恩斯特撰寫的一篇分析報告稱,中國使用的所有機器人中,75%是從外國公司購買的(有些是在中國國內組裝的),而且中國仍嚴重依賴從外國進口的核心部件。按照厄恩斯特的統計,有超過100家中國企業在生產機器人,但許多企業的質量、安全性和設計標準都很低。他估計,這些企業中能生存下去的不到一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