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G20杭州峰會的中國印記和世界意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31 13:21:10


 
  除了世界經濟的增量,中國貢獻,更體現在對全球治理與發展理念的充實與創新。在戛納、洛斯卡沃斯峰會上,中國為促增長和保穩定獻計獻策,並先後提出10點建議;在聖彼得堡峰會上,中國提出發展創新、增長聯動、利益融合等新理念;在布里斯班峰會上,中國智慧占據峰會“全面增長戰略”的15%。作為2015至2017年G20三駕馬車成員,中國又為安塔利亞峰會提出10點建議。2015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G20安塔利亞峰會上提出:“我們應該致力於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通過創新驅動發展和結構性改革,為各國增長注入動力,使世界經濟煥發活力。”

  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世界都在探究,令人矚目的中國貢獻,究竟源於何處?

  中國的貢獻,源於對國家發展與民族復興之路的自信。“中國發展所產生的巨大變化是超越人類極限的。”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如是說。今天的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第二大對外投資國;人均GDP從1980年的不足500元人民幣,躍升到2015年的超過8000美元,從位於全球尾部到碰觸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線。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13億多人口的中國走出了一條完全不同於西方模式的發展之路,正朝著“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行,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一個擁有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中國,必將為全球治理體系的完善留下清晰的中國印記。

  中國的貢獻,源於改革攻堅的卓越實踐和理論積澱。2014年布里斯班峰會上,中國向二十國集團提交的增長戰略包括了134項政策措施,這些措施均來自中國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實踐經驗。中國領導人在改革開放新階段所展現的政治勇氣、戰略視野、創新思維和統籌藝術,在治國理政新實踐中總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正在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中國正在進行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對“短缺經濟”和“過剩經濟”的超越,為避免與西方周期性金融危機同頻共振走出一條新路,也必將為世界經濟的結構性改革帶來信心。

  中國的貢獻,源於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導和踐行。中國不接受國強必霸的邏輯,也不相信“修昔底德陷阱”,堅持“義利相兼,以義為先”,主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摒棄零和博弈舊觀念,樹立合作共贏新理念,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別國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兼顧別國發展,擴大各國的利益交匯點,增進人類共同利益。中國與各國攜手,中國領導人在2015年聯合國發展峰會上莊嚴承諾: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億美元;繼續增加對最不發達國家投資,力爭2030年達到120億美元;設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同各國一道研究和交流適合各自國情的發展理論和發展實踐。中國與世界同行,“一帶一路”、絲路基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NDB)等新的倡議和合作機制,使互聯互通成為國際經濟合作的新支點和發展中國家分享世界發展成果的新希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