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北京4年內將建1000家養老驛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01 09:32:20


  中評社北京9月1日電/到2020年,本市將建成1000家養老驛站,為老年人居家養老提供便利。昨天,市政府新聞辦和市民政局聯合發布了“十三五”時期民政事業發展規劃,提出包括:城鄉低保標準年均增長率達10%、享受福利保障兒童占戶籍兒童人口比重達6%、護養型床位占總床位數比例達70%、每萬人登記備案社會組織數達24個、社會捐贈總量占GDP比重達0.4%、節地生態安葬率達50%等15項具體指標。

  養老驛站試點明年擴大範圍

  “養老是百姓關注的熱點話題,預計到2020年,本市老年人口將達到400萬。”市民政局局長李萬鈞表示,目前北京有96%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只有4%的老年人選擇養老機構,因此推進居家養老發展,重點建設養老照料中心和養老驛站仍然是民政部門“十三五”時期的重點工作內容。

  據李萬鈞介紹,今年全市計劃建設150個社區養老驛站試點,明年將會繼續擴大範圍,力爭到2020年,全市建成2000個養老服務驛站和老年活動場站,其中包括1000家養老驛站,為老年人居家養老提供便利條件。

  養老驛站其實就是老人家門口的“服務管家”,在服務老人的同時,可為困境兒童、殘疾人提供服務。養老服務驛站將提供生活照料、呼叫服務、助餐服務、健康指導、文化娛樂和心理慰藉六項基本服務,有條件的驛站還可以開展康復護理、心理咨詢、法律咨詢等延伸性服務。驛站一般設立10到15張床位,為社區內空巢或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日間托養,實施專業照護,也可為有需求的老人開展短期全托,推介和轉送需長期托養的老年人到附近的養老院接受全托服務。

  同時,民政部門將推進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深度融合,以扭轉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嚴重不足的局面。在養老機構方面,本市將合理調整養老機構區域布局和結構,提高養老機構床位使用率,從原有的60%提高至80%,力爭到2020年,全市每千名戶籍老年人養老機構床位數達到40張,其中70%為護養型床位。

  此外,“十三五”期間,本市還將實施一系列幸福養老工程,包括支持餐飲企業、養老機構、養老照料中心、養老服務驛站等開設老年餐桌,通過“中央廚房+社區配送”等方式,為社區居家老年人提供餐飲服務;在街道社區建立心理服務站,為老年人提供精神關愛,力爭到2020年,實現老年人精神關懷服務城鄉社區(村)全覆蓋。

  民政資金將通過一卡通發放

  據了解,經過部分區縣的試點後,本市在“十三五”期間將全面應用“北京通-養老助殘卡”,持卡老年人將可以享受免費乘車、免費參觀公園等多項福利待遇。

  同時,民政部門還將依托“北京通”平台,建設民政服務“一卡通”。據市民政局副局長李紅兵介紹,新的“一卡通”將整合民政各類救助、福利、獎勵、補貼等服務保障內容,建立統一的後台服務支撐體系。“最早的各類救助資金,都是通過現金發放,後來又逐漸轉成通過銀行卡的方式發放,但中間還是存在一些不是直發的環節。”李紅兵說,民政“一卡通”的根本理念,就是要將財政提供的保障資金進行統發,統籌後進行直接發放。

  目前民政“一卡通”已經在平穀區開始試點,到2018年,民政的各類資金全部通過“一卡通”發放,實現社會救助、優撫、老齡等全部民政對象醫療報銷的電子即時結算,同時還將探索一卡通集成金融、公交等服務功能,提供更多惠民服務項目,“以減少這些保障對象手拿多張卡的麻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