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一封舉報信牽出的詐騙疑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05 11:20:52


 

  在此消息之前,還有李振國於2015年到雞澤考察的消息,消息中顯示,李振國除了擁有綠特產管理辦主任身份外,還兼任全國青少年食品安全基地安全農業辦公室主任。

  “在李振國開設的網站上,他們一直是冒用綠辦的名義。”王大飛表示。記者打開上述網站,其首頁直接這樣介紹:“經國家行業主管部門批准,並由國家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登記註冊,綠色農業特產發展中心於2005年12月7日在京正式成立”,“全國綠色農業示範基地管理辦公室是綠色農業發展中心下設的工作部門,辦公地點位於國家農業部北辦公區”。

  粗略一看,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認為,該網站就是綠辦開設的了。但仔細看看就能發現:明明綠辦旗下的機構名稱是“全國綠色農業特產示範基地辦公室”,卻寫成“全國綠色農業示範基地管理辦公室”;明明該網站對外發布的各種有紅頭單位名稱的通知對外都是號稱為“全國綠色農業特產示範基地管理辦公室”,但是首頁介紹卻寫成“全國綠色農業示範基地管理辦公室”。

  “上述這些細節出入不知道是故意迷惑外界還是隨意而寫,”王大飛表示,“但無論怎樣,李振國打著綠辦名義私設機構對外活動是顯然的了。”

  另外,該網站還設有“基地風采”欄目,欄目上掛出了6家基地的授牌牌匾,以其中一家基地為例,牌匾稱“全國青少年兒童食品安全科技創新實驗示範(雲南昆明)基地”,頒發牌匾的是全國青少年兒童食品安全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6家基地有效期均為2011年-2014年。“這些都已過期牌匾的公示,也是為了讓外界相信李振國還兼職著其對外宣稱的‘全國青少年食品安全基地安全農業辦公室主任’的名頭是真實的。”王大飛說。

  以農業部名義到處考察認證

  上文提及的《邯鄲日報》報道的雞澤縣試點是綠特產管理辦工作的一個“重要成果”。而通過百度搜索可以發現,從2013年開始,李振國就以綠特產管理辦等機構名義,到處宣傳。

  記者注意到,2013年6月10日,綠特產管理辦就以與“全國青少年食品安全科技創新實驗示範基地安全農業辦公室”聯名的名義,下發通知稱成立“全國綠色農業食品安全基地聯盟”,並要求各企業積極加入該基地聯盟。

  公促會提供的調查證據中,網絡公開信息有不少關於綠特產管理辦主任李振國的各種消息。如2014年8月,李振國以“農業部綠特產管理辦主任”的身份,“考察調研”遼寧海城黑果花楸產業;同年9月,其以同樣身份出現在“天宇鹿業健康中國行”活動中。

  “我們的調查發現,2014年12月,李振國還以‘全國綠色基地農產品精品館管理委員會’名義,向各地企事業單位公開發布關於分館建設的暫行辦法,由此展開非法經營。”王大飛告訴記者,他們要求承辦單位及時交納信譽保證金及首批進貨款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