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信貸方面的畸變反映中國經濟諸多怪現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10 07:31:05


  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十分複雜,在新常態下,中國經濟進入L型軌道,再加上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導致很多人的預期比較悲觀。不過,不論是悲觀派還是樂觀派,可能都會承認一點,中國經濟問題的一個關鍵是資金問題。圍繞資金問題抽絲剝繭,核心又在一個“貸”字上,即信貸。現代經濟活動離不開信貸,以信貸為代表的融資活動向經濟體系提供了金融“血液”。不過,國內在信貸方面的畸變,則導致了中國經濟中的許多怪現象。

  香港《經濟日報》日前刊載了署名“朗然”的文章,總結了中國市場上圍繞“貸”字衍生出的很多新詞匯,比如“惜貸”、“抽貸”、“追貸”、“追貸”、“瘋貸”,每一個詞匯都代表了一種信貸特點,更重要的是,每一個詞匯後面都對應了中國經濟的一種特殊現象。

  先說“惜貸”。惜貸在中國並不少見,是指銀行由於擔心風險(或認為信貸收益太低),捂著資金不願意放貸。在當前穩增長、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背景下,中央希望在穩健偏寬鬆的貨幣政策下,有更多資金能夠支持實體經濟,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不過,由於經濟下行壓力仍大,企業經營普遍遇到困難,再加上資金普遍“脫實就虛”,使得銀行在選擇向企業放貸時,變得畏首畏腳,尤其是對亟需資金的中小企業,惜貸成為市場主流。從銀行角度看,惜貸當然有自己的理由,這是擔心風險、規避風險之舉,但從宏觀來看,惜貸使得寬鬆的貨幣政策失效,資金難以進入實體經濟。

  再看“抽貸”。比惜貸力度更大的舉措是抽貸,這是指銀行的信貸資金還未到期,但銀行認定企業經營出現風險,於是要求從企業提前抽回貸款。由於抽貸往往是意外發生的,企業對此往往冷不防,一下子破壞了企業生產經營的節奏,原有的尚能苟延殘喘的信貸和債務安排被打亂,抽貸會突然掐掉企業的最後一口氣,造成企業一下子“速死”。在安邦智庫(ANBOUND)長期的市場跟蹤研究中,就曾觀察到一些規模不小的企業,年營收額能達到10億元級別,就因為銀行抽貸導致流動資金跟不上,1000萬元的到期債務就能把企業給憋死,最後不得不破產關門。

  要指出的是,“惜貸”和“抽貸”並非因為貨幣政策趨緊導致市場上流動性緊張。實際上,近年來國內貨幣政策一直比較寬鬆,自去年以來央行接連降准降息,銀行間拆借利率降到2%左右的歷年低水平,銀行現在擔心的是出現“水浸”(即流動性過剩)而不是流動性不足。因此,惜貸和抽貸並不是普遍現象,在特殊情況下、對特殊企業,還會出現“追貸”現象。所謂“追貸”,是指銀行要完成信貸指標,必須把錢放出去,要對銀行認為沒有風險的企業追加貸款。能拿到這些“追貸”資金的,通常是大型國企。不過,在當前“去產能”的大背景下,很多大國企拿到錢之後,往往都不會擴大再生產,而是去買各種資產,而他們認為最好的資產就是土地。國內不少城市接連出現“地王”,背後的始作俑者往往是央企,原因就在這裡。

  至於“瘋貸”,是指國內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狂增的現象。雖然中國經濟下行、投資增速放緩、資本外流增多,但個人住房信貸的增速不減,呈現出與宏觀經濟很不一致的火熱。按中國央行的數據,今年前7個月個人住房貸款增加將近3萬億元人民幣,加上住房與土地開發貸款將近4000億元人民幣,房地產貸款合計有3.4萬億元人民幣,占前7個月各項貸款增加額的42%。做個人房貸業務較多的國有商業銀行如建設銀行,此類貸款增加14%以上。在中央既要控制房地產泡沫控制增量、又要逐漸“去庫存”消化存量的政策下,國內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和銷售都在瘋漲,隨之而來的個人房貸也在瘋漲,形成“瘋貸”也就不足為奇。近期上海出現大量離婚購房的浪潮,可以看成是“瘋貸”的最好注解。在經濟低迷、投資品缺乏、資本過剩的大環境下,相當數量的投資者還是願意選擇房地產(至於未來可能出現資產貶值的風險,現在顧不上了)。而銀行也大吐苦水:現在大企業、好企業基本都不貸款了,想來貸款的企業,銀行又怕有風險,唯一感覺安全的信貸領域,就是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了。
在我們看來,圍繞信貸而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怪現象,反映了當前中國經濟問題的複雜性,國內市場還存在各種各樣的梗阻,其實質是金融資源的配置還很不順暢,難以按最有效率的方式,配置到市場效率最高、最需要資金的領域。因此,流動性過剩、投資品稀缺,“惜貸”、“抽貸”與“追貸”、“瘋貸”同時存在,共同構成了當前中國經濟的浮世繪。要減少金融資源配置的扭曲和不暢,根本之舉還是要推動市場化改革,提高市場的效率。

  資金問題是當前中國經濟問題的一個關鍵,而信貸扭曲則是中國市場問題的關鍵表現,要激活中國經濟,還是要回到基本的市場化改革,消除各種政策梗阻、市場梗阻,大幅提升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

  來源:和訊網   作者:賀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