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國計劃全面解除對緬制裁的三重深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17 09:26:22


 
  2011年緬甸吳登盛政府執政後,美國為了鼓勵緬甸政府民主改革,把控美緬關係方向,逐步解除了多項對緬制裁,但仍然留下一手:美國沒有解除主要針對與前軍政府利益關係密切的企業和個人的制裁。

  不少緬甸問題專家將當時美國的政策總結為,“解除是鼓勵,保留是制約”。換言之,美國對緬甸民主轉型還不太放心,仍然奉行“胡蘿蔔加大棒”的對緬策略。

  而緬甸全國民主聯盟(民盟)政府今年4月執政以來,緬甸軍方相對配合,政治正有序轉型。這讓美國政府感到“對胃口”,有調整制裁政策的必要。今年5月,美國財政部宣布放鬆部分美國針對緬甸的制裁措施。

  發展貿易促進各領域合作

  儘管近幾年美國對緬甸制裁逐步鬆動,但從總體上看,緬美兩國貿易額仍處於低位,2015年兩國貨物貿易額僅為兩億多美元。

  一些緬甸資深觀察人士認為,美國全面解除制裁對緬甸發展具有更多的標誌性意義。而在昂山素季訪美期間,美國總統奧巴馬還提出多項實質性合作政策。

  奧巴馬在會晤中向昂山素季表示,美國將繼續通過外交和援助向緬甸提供支持,並鼓勵美國企業赴緬投資。

  雙方還商定,美國國務院與緬甸外交部舉行年度對話,深化各領域合作;雙方承諾繼續在打擊人口販運、反腐敗、反洗錢、禁毒等領域開展合作,就雙邊經貿事項加強溝通,包括就高標準的雙邊投資協定交換看法;美國還將與緬甸小額信貸機構合作,幫助當地中小企業發展。

  觀察人士認為,美國需要緬甸,緬甸也需要美國。美國解除對緬甸剩餘的制裁,為兩國關係全面正常化掃清了最後障礙,緬美關係有可能從慢車道駛上快車道。

  (來源:新華社)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