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敘難民:希望局勢趕快穩定下來讓我們回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18 08:02:03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電/敘利亞持續五年多的戰爭迫使數百萬人民逃亡國外成為難民。在鄰國黎巴嫩,就生活著約110萬敘利亞難民,東部臨近敘利亞邊境的貝卡谷底就容納了20多萬人,其餘的敘利亞難民則分布在黎巴嫩各地。

  在黎巴嫩,幾乎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敘利亞難民。在首都貝魯特街頭,記者詢問了兩個黎巴嫩當地人,一個人覺得黎巴嫩現在問題很多,難民的湧入加劇社會的矛盾。另一人則說,黎巴嫩人和敘利亞人是一家人,願意接納敘利亞的兄弟姐妹來避難。

  在黎巴嫩的約110萬敘利亞難民雖然遠離戰火的威脅,但異鄉生活並不容易。貝魯特一些比較繁華的街頭和海濱的主路,沿街乞討的敘利亞婦女兒童隨處可見。

  在黎巴嫩南部提爾市的山區,中國赴黎維和多功能工兵分隊營區附近,記者見到了一個小規模的難民聚居點。大概有200人生活在這個臨時的居所,人們在不同的時期從敘利亞來到這裡。

  在一個用木框和塑料布建成的屋子前,記者見到了瓦利德。他帶著妻子和六個孩子,三年前從敘利亞的伊德利蔔來到黎巴嫩,如今這個空場上的棚屋就是他們臨時的家,“我們在敘利亞的房子雖然那時候還沒有被毀,但是政府軍撤出了村莊,極端的武裝分子來到了那個地方。我害怕他們,擔心他們做出什麼可怕的事情來,所以在那之前就帶著家人逃出來了。”

  瓦利德介紹,當時村裡的不少親戚朋友一切逃到了黎巴嫩,後來在不同的地方生活。他們所在的這個聚居點並不是黎巴嫩政府安置的。土地的擁有者同意他們可以在這裡落腳,於是陸續到來的難民搭建起簡易的板房或者帳篷,都是自己想辦法:“除了聯合國難民署每個月給每個人提供的27美元之外,再沒有什麼人提供援助了。我為了養活家人現在要去找些活兒幹賺錢。”

  在這裡,一些兒童看見記者很快圍過來,孩子們身上的衣服很臟,有的已經破了,有的孩子連鞋子也沒有。但是不同於大人滿臉的愁容,孩子們看見外來的人好奇的打招呼,也露出了笑容。幾個年紀小的孩子對記者手中的相機特別感興趣,拿到手中之後“喀嚓喀嚓”地照了很多照片。其中一個大些的孩子,則只是靦腆地站在一旁。

  瓦利德的孩子中,八歲的女兒法蒂瑪算比較幸運,能夠在當地的公立學校和黎巴嫩的孩子一起讀書。不過年紀大些的女兒要跟著他去打工賺錢:“我和家裡的幾個女兒當勞工,在附近找農活兒幹賺錢,一天的報酬是7到10美元。”

  背井離鄉的生活總是異常艱辛,然而相比於其他一些難民,瓦利德和這個聚居點的人們是幸運的。因為靠近中國維和部隊,所以安全有保障。更重要的是,中國官兵免費為他們提供寶貴的飲用水,還有醫療的援助:“此外我們得到了附近的中國維和軍人的人道主義援助,除了水之外,我們還能從中國營得到醫療照顧。”

  瓦利德對於中國維和軍人非常感謝,而且他還知道中國也在幫助他的國家。瓦利德說,他幾乎天天關注著敘利亞的新聞,希望局勢趕快穩定下來,敘利亞政府恢復對國家的治理,“當然,希望等敘利亞局勢穩定了我們就能回國,那片土地對我們而言意味著很多。所以我們等戰爭結束了就回家。”

  (來源:國際在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