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草根創業者:為什麼我們享受不到創業政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20 10:21:02


 
  眾創空間林立,卻沒有一個屬於我

  為了節省成本,郭文的公司入駐了一個政府辦的眾創空間,“可自入住開始,噩夢也隨之開始了。負責人隔三差五跟我們講所謂的政策,以入股方式來談判,說只要願意讓他個人入股,就可以把政府的創業補貼給我們”“善良的我們選擇了相信,迎合著他們做了許多所謂支持政府工作的項目,可最終一毛錢也沒拿到,截至目前還有16萬元欠款沒有給我們。”

  郭文說,除了所謂政策和資金的空頭支票,更讓人無法容忍的是各種領導參觀接待,各種講座交流,各種資源整合的會議。去年經過市科技局認定的首批眾創空間就有30家。縱觀這些創業基地,營利模式幾乎沒有,更多是想獲得政府的經費支持或者入股創業者。

  國內的眾創空間很多地理位置偏遠,周邊服務配套不完善,還有一些所謂的大牌加盟,像菜鳥物流眾創空間、騰訊眾創空間、漢昀孵化器等,對創業者而言入駐成本太高。以騰訊眾創空間為例:399元/位,按照初創團隊3~5個人的數量,一個月房租就要達到2000元以上,還不包括距離較遠員工的打車、時間、客戶談判等成本。2000塊錢創業者可以租個三室兩廳解決吃住辦公問題。

  最重要的是生存下來

  郭文告訴記者,他身邊很多創業同行關閉了公司,又重新回到打工大軍中。自己的公司發展很慢,但還沒有死掉。

  為什麼沒死掉,郭文分析,首先是團隊,團隊很穩定,因為創業之前大家都已經認識了5年以上,有著最基本的默契和信任,在出現問題時能夠在原則上保持一致,在缺錢的情況下每個人都能盡其所能提供幫助;其次是產品,一開始的時候沒有選擇做平台類產品,而是先從銷售做起,保證了團隊的基本運營費用。

  “兩年來,我們白手起家,不拖欠員工工資,偶爾還發點福利;沒找過投資人,核心團隊也沒問家裡要過一分錢。到今天我們有20多名員工,能做成這樣,就說明我們在向著一個好的方向發展,這個就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郭文感慨地說。

  他希望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誡創業的小夥伴,不要一開始就夢想著建什麼平台,在互聯網極其不發達的城市創業,最重要的是生存下來。

  (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