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富權:古特雷斯任秘書長 台灣“入聯”將更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07 08:09:13


 
  古特雷斯對中國態度友好,這是有歷史實踐作證明的。這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從中葡關係及中國與社會黨國際的關係的角度審視,二是由他出任葡國總理時,對待澳門政權移交籌備工作的態度作切入點。

  在中葡關係及中國與社會黨國際的關係方面,一九九八年古特雷斯以葡國總理身份訪問澳門期間,與當時歐洲普遍抨擊中國人權問題不同的是,他在大力批評印尼對東帝汶大屠殺事件的同時,卻讚賞中國在人權方面的進步和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二零零四年二月十七日﹐古特雷斯以社會黨國際主席的身份率領社會黨國際代表團訪問中國,他在會見胡錦濤主席時表態說,社會黨國際將一如既往地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立場,反對任何旨在分裂中國的言行,繼續在各個領域中積極發展與中國共產黨的友好交流與合作。”

  在中葡有關澳門問題的談判的過程中,葡國社會黨扮演了較為正面積極的角色。當時葡國在管轄澳門方面的政制很奇特,按照葡國憲法規定,澳門是直屬總統管轄,但參加中葡談判的卻是政府。而在當時,總統蘇亞雷斯是中間偏左的社會黨,總理席爾瓦(澳門譯為“斯華高”)是中間偏右的社會民主黨。在中葡談判過程中分歧最關鍵的澳門移交年期問題上,中方按照鄧小平“在本世紀內實現國家統一”的設想,提出在一九九九年結束前收回澳門的訴求;而葡方則以澳門不像香港那樣具有年期限制的“不平等條約”,及希望能在撤出澳門之前擁有足夠時間搞好幾項大型建設為由,主張最快也得在二零零七年才交還澳門。為此,中葡雙方鬧得頗不愉快。但作為按照憲法規定主管澳門事務的社會黨籍總統蘇亞雷斯,卻在主持國務會議時拍板決定,在一九九九年年底年前交還澳門。而在當時,古特雷斯是葡國社會黨全國書記處書記。

   一九九五年,已經是葡國社會黨總書記的古得雷斯當選總理,處理澳門過渡期事務,相比於香港總督彭定康的攪局,澳門還是相對較好的,雖然仍有小磨擦,但基本上“有驚無險”。因此,中國政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九日深夜,他以葡國總理身份,出席了澳門政權移交典禮。二零一零年十月二十八日,他在接受阮次山專訪時表示,他認為這是葡萄牙光榮的一頁,光榮的落幕。他能感受到雙方都充滿善意。雖然澳門回歸的過程很複雜,但雙方都能在這一事宜上做到相互諒解。同時,他認為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依據葡萄牙憲法,澳門並不算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而是由葡萄牙治理的中國領土。所以澳門的回歸並不算領土移交,而只是管理權的移交。因而他們一直以來都承認澳門是中國的領土,而他們則僅對澳門進行治理。一旦時機成熟就會離開,並由中國政府接手澳門進行自治。一切相關事宜都是由中方戰略而決定的。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因此,澳門回歸並不算是他經歷過的一段艱難時期,相反這是他一生中最令人感慨的時刻。在和平、和諧的氣氛中,葡萄牙國旗緩緩降下,中國國旗緩緩升起。那的確是個激動人心的時刻。那光彩的一刻能與葡萄牙在國外寫下的歷史篇章聯繫在一起,“這讓我們都感到十分高興”。

  既然如此,在古特雷斯的秘書長任內,台灣地區的“獨派”團體及民進黨當局,要進行“入聯”活動,就將會是難上加難。實際上,“獨派”團體意圖針對聯合國第二七五八號決議,只是驅逐蔣介石集團的代表,並沒有說明台灣的地位的“漏洞”,準備大做文章。此前陳水扁就此“試過水溫”,但被潘基文退回。而美國卻認為潘基文“過度解讀”二七五八號決議。相信古特雷斯也將會延續這一做法,而且可能做得更乾脆,將會反駁美國倘有的異議。因此,台灣地區的“獨派”團體和民進黨當局,未來要在聯合國“攪局”,只能是“嗡嗡叫,幾聲淒厲,幾聲抽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