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時報:杜特爾特、特朗普與柯文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12 10:08:28


 
  深層分析,杜特爾特與特朗普正帶領著憤怒的時代與人民,共同展演一場極端主義政治劇碼。這是極端主義蠢蠢欲動的年代:因為對於整體政治經濟社會結構發展,盤根錯節失衡的無奈、無力與憤怒,因而放棄體制內的、中庸的、溫和的解答,轉而選擇反體制、極端、強烈的路線。無論左派與右派,當踏上極端主義之路,也就選擇了藉打倒敵人以成就自我之路。無論內外,階級敵人、民族敵人、正義敵人,唯有殲滅而後快,而後方得以重生。統整在極端主義思維里的左派與右派,因而團結在強人的指揮下。 

  杜特爾特與特朗普現象,不僅見於菲律賓及美國,遠的不說,就近,台北市長柯文哲即是一例。兩年前,柯文哲競選團隊緊扣社會期待打破體制、超越藍綠的渴望,以訴求白色力量、第三勢力、公平正義等政治正確語言,輕易贏得市長選舉。在人民的高期待之中,柯文哲一上任即以連夜拆除公車專用道的高效率表演贏得掌聲。所謂的五大弊案更是左打財團、右批前朝,一舉羅列所有敵人,大快人心,每逢二二八的感性發言與淚水,更是與台灣土地、人民情感緊緊站在一起的表現。 

  但隨著五大弊案一件件以“無弊”結案,柯文哲領導風格與行政體系的扞格逐漸檯面化、市府小內閣分崩離析,“柯文哲神話”就快速崩盤,兩年來,虛耗公帑無數、重創公務士氣、耽誤台北市政建設、大巨蛋更逐漸廢墟化。 

  杜特爾特會不會是另一個柯文哲,不可預知。但柯文哲經驗與杜特爾特現象提醒我們,台灣是否在不知不覺中,已走上極端化政治的歧途。尤其在經濟成長趨緩、所得分配惡化、執政效能不彰、強效短線式政治路線當道、憤怒仇恨的集體氣氛上升時,社會就該更加審慎自省。台灣民主歷經20餘年,行之不易,民主非僅及於民主參與及選舉課責,民主更在於品質,如:民眾的理性自律、政府的治理能力。民主素質當是此時該學會的功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